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答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
那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cù,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喜yuè、企盼者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黄晕(yūn) 静默(mò) 澄(chéng)清 咄(duō)咄逼人
B.憔(qiáo)悴 分歧(qí) 一霎(chà) 喜出望(wàng)外
C.狭隘(ài) 热忱(chén) 干涸(hé) 拈(niān)轻怕重
D.怂(sǒng)恿 羞怯(què) 呈(chěng)报 不可救(jiǜ)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一场大风,这里成了不毛之地,庄家倒了一大片。
B.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石窟中,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神采各异的飞天画像。
C.伏尔泰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D.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一进运动场,同学们就看到了迎风飘扬的彩旗和欢呼声。
B. 我们一定要发扬科学家坚韧不拔、开拓创新。
C.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D.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著作颇丰,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C.《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
D.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6.用课文原文填空(8分)
(1) ,以观沧海。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
(3)海日生残夜,
(4)学而不思则罔,
(5) ,我言秋日胜春朝。
(6)《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
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这段话成为排比句。(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8. 名著导读(2分)
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9—13题。(共17分)
【诗词曲阅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下列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
B.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 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至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
10.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古文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4分)
静以修身( )
险躁则不能治性( )
与儿女讲论文义(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未若柳絮因风起。
13.请从两文中概括出有利于成才的条件。(3分)
(二)阅读《做梦带来的好处》一文,,完成14--17。(10分)
做梦带来的好处
适当做梦对身体也有好处。
第一,解除疲劳,休整身体。
疲劳就是人无论在体力活动或脑力治动以后,能源的耗竭,脑的能源主要是靠血液供给葡萄糖。体力和脑力活动需要的葡萄糖很多,如果从血液供给的葡萄糖还满足不了它的需要,这个时候它就会动用身体的储备。利用身体储备的这个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种乳酸。乳酸积累多了,就会让人产生疲劳的感觉。睡眠就可以解除这种疲劳。睡着了,人的大部分活动停止了,能源消耗也心降低了,为了节能,体温甚至也降低。人在睡眼的时候,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合成新的蛋白质。人体所需要的新蛋白质,多半都是在睡觉的时候合成的。所以睡眠是解除疲劳与休整身体的最佳方式
第二,整理信息,带来顿悟。
白天我们经历很多事情,我们的大脑要时时地记录,时时地监控,时时地记录你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不管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或者仅仅是你眼睛一扫,所有的刺激都会跑到你大脑里面去。当你睡眠的时候,脑子就会回放,一边回放,一边整理,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把它放到脑子不同的功能回路里边。另外,大脑在夜间还具有学习的功能。比如说西方很有名的一个奇案,某侦探白天百思不得其解,想不出来这个案子是怎么发生的。结果他晚间做梦,梦出来是怎么回事,第二天他按照梦的提示,竟然破了这个案子。在夜间睡眠当中,梦有时候会带来顿悟,有时候会带来创新,这样的例子历史上不胜枚举。
第三,调节心理,保持平衡。
我们知道,如果前一天晚上做了好梦,第二天就会感到精力充沛,心情很安适。但如果做了噩梦,第二天心情就不愉快,会觉得没有睡好,就会心情怎感,烦躁,爱发牌气,做事静不下心来。可见有时做梦是保持良好心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看,梦的意义就在于达到欲望的满足。不管你是高尚的人,还是卑微的人,在我们心灵的深层,都收藏了太多太多愿意、能够说出口,或不愿意、不能说出口的欲望。这些几乎无穷无尽的欲望中,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即时满足或根本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未能或不能获得得满足的欲望,却可以在梦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调节心理平衡。
14.做梦有什么好处?(3分)
15.从全篇来看,本文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2分)
16. 简要回答开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17. 有人说,文中画线句子并非做梦的好处,而是做梦的“坏处”,与本文说明的内容不一致,可以删去,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见解。(3分)
(三)阅读《焕发自省的力量》一文,完成18-20题。(7分)
焕发自省的力量
何聪
①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时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③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已”。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乡人怂恿他打虎擒蛟,巴望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周处射虎杀蛟三日,回来后得知人们以为他已死而皆相庆贺,始悟乡人患己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恶从善,终为忠臣孝子。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④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⑤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处身现代社会,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
(选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8.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选文先提出观点,再分别论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这是总分总式结构。
B.第②段论述的重点是:人们危机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
C.选文引用周处自省改过的事例,论证自省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道理。
D.第⑤段总结焕发自省力量的意义: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水位。
19.选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30个字以内)(2分)
20.第③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四)阅读《送货工》—文,完成21-24题。(10分)
送货工
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奔来跑去。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刚走到楼下,他就骑着三轮车,也到了,三轮车上码着三箱啤酒,一袋米,还有一桶水,看样子,都是要送的货。我抢先一步,摁下了电梯,手挡住电梯门,等他。我们这幢楼,是小区里几幢小高层之一,装有电梯。他却冲我摆摆手,示意我先上,然后,扛起啤酒,径直朝楼梯走去。我喊他,有电梯啊。他扭回头说,一样,我走楼梯。说完,噔噔噔,向楼上走去。
我摁了四层。电梯呼呼直上。纳闷,为什么他不肯乘电梯,却要扛着那么重的东西,走楼梯呢 真是个怪人。
电梯到了四层。刚走出电梯,他也扛着啤酒,走上来了,嘴里微微地喘着粗气。他放下啤酒,问我,要不要帮我搬进屋 我摇摇头。看着他脸上细密的汗珠,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乘电梯 他摘下肩膀上的毛巾,擦着汗,低声说,咱身上汗味重,乘电梯不好。我怔住了,这叫什么理由 没等我开口,他和我辞别,那我去送别人家的货了。说着,转身从楼梯往下走,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间回荡。
平时,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经常能看见送货工奔跑着的身影。
有一次,一帮人刚走进电梯,正在关着的电梯门,突然又慢慢翻开了,还有人要上电梯。原来是送货工,扛着一袋米,站在电梯门口。有人往里挪挪,给他腾出位置。他将米袋搬进电梯,对站在按钮边的我说,麻烦帮我摁下12,谢谢啊。说完,转身向楼梯跑去。12层是最高层,看样子这袋米是要送到12层的,可他为什么自己不乘电梯,却让米乘电梯 电梯门慢慢关上了,身后有个女人突然吸吸鼻子,嘀咕着:哼,连米袋上都留着一股汗馊味,难闻死了!很厌恶的语气。突然隐约明白,那个送货工为什么不坐电梯了。
到了四层,我走出电梯的时候,听到楼道里急促的噔噔噔的爬楼梯声,心里担忧着,送货工能赶上电梯的速度吗
暑假的时候,送货工的三轮车后,突然多出了一个八九岁大小的男孩,那是他留在农村老家的孩子。货多的时候,孩子跟在三轮车后面推,送完了货,小男孩就坐进三轮车里,送货工就骑得飞快,小男孩一路兴奋地惊叫着。有时候,到我们小高层送货的时候,送货工扛着货爬楼梯,小男孩则留在楼下,眼巴巴地盯着电梯口,可是,从来没有看见他坐过电梯。也许,是他的父亲叮嘱过他,他才一次次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整个夏天,经常能看到送货工父子,在小区里奔来跑去。有时候,也能够听到他们快乐的笑声。小男孩和小区的几个保安似乎混得特别熟,还有几个女清洁工,讲着和他们一样的方言,因此也显得特别亲热。
我经常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想起我遥远的乡下老家。我知道,他们虽然来到了这座城市,却生活在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21.请结合原文分析:文中的送货工是个怎样的人 (2分)
22.根据文意,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A.文中对送货工进行了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刻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B.送货工宁可爬楼梯也不肯和小区居民们一起乘电梯,是因为有居民厌恶他身上那股难闻的汗馊味儿。
C.文中几次描写到送货工噔噔噔的脚步声,不仅前后照应,还能让人联想到送货工忙碌工作的情形。
D.从最后一段看,作者不仅关注送货工两父子,还关注和他们处境类似的农民工们。
23.请联系上下文和加点词语,从表达和效果两个角度品味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小男孩那么留在楼下,眼巴巴地盯着电梯口,可是,从来没有看见他坐过电梯。
24.本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作文(50分)
25.(1)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
(2)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持。诚信、宽容、责任、美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请以“____________,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2),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第
2
页
)语文答案
簇 悦
C (A、黄晕(yùn);B、一霎(shà);D、羞怯(qiè)、呈(chéng)报)
A(不毛之地:原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D
B(儒家学派)
东临碣石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江春入旧年
思而不学则殆
自古逢秋悲寂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示例: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雪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猪八戒(猪悟能) 沙僧(沙悟净)
C(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表达了游子(天眼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1)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轻薄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大体
(1)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3、立志、学习、惜时、家庭的熏陶和影响等。(意思对即可)
14、解除疲劳,休整身体、整理信息,带来顿悟、调节心理,保持平衡。
15、举例子、分类别,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说明了做梦带来的好处。
16、总领全文,概括说明文的主要内容。
17、示例一:可以删去,因为,与文题不符,与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无关。
示例二:不可删去,从生活实际来看,噩梦是与好梦并存,这句话可以使说明的内容更全面,也符合真实的生活。(两种观点都对言之有理即可)
自省精神有利于减少自己的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
(本文题目“焕发自省的力量”是本文的论题,那么作者认为自省的力量是什么呢?结合文章第①段“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据此可以概概括出本文的观点是: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注意概括时不要超过30个字。)
19、B
(B本段列举人们在危急时刻会反省自己的不足,在平常时候却容易失去警
觉的例子,重在论述人无论何时都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己的短板,而不仅仅是在危
急时刻。)
20、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
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分析,第③段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引用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的名言进行证明,接着又举《世说新语》的周处的事例进行证明,因此,第③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一是自尊自爱,从不愿汗馊味影响他人而不肯乘电梯、叮嘱儿子也不要乘电梯可见;
二是勤劳,从几次“在小区里奔来跑去”、主动要求送货等可见;
三是朴实,从衣着打扮和宁可扛着货物爬楼梯可见;
四是乐观,从辛苦地劳动着还能有快乐的笑声可见。
(任意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22、B(并非居民厌恶使然,而是送货工自觉主动地不愿令人厌恶。)
23、例如:“眼巴巴地盯着”传神地写出送货工的儿子对电梯的格外向往,“从来没有”那么以送货工对儿子要求的严格,侧面写出他的自尊自爱。
24、同情和歌颂勤劳淳朴、自尊自爱的农民工们,谴责了鄙视农民工的行为,呼吁人们关注和尊重农民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