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物理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D C D C A A C B 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扩散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加剧 引力
14. 128 不变
15. 较好的弹性 减小 瓷砖
16. 侧壁 深度 不会
17. 减小 大于 低
18. 大于 相互的 不是
19. 60 60
20. 大于 等于 大于
21. 5600 4300
-4
22. 3 6×10 5
三、解答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每图 1 分,共 48 分)
23.(6 分)
a F 浮
b f
F
G
3
24.(1)0.92g/cm (2)460Pa
3 3
25.(1)0.8kg (2)4N (3)2×10 kg/m
3
26.(一)(2) 45 1.125×10 (3)偏大 ②③①
(二)(1) 大于 (2)AC (3)1.1 b
27.(1)速度 控制变量 (2) b (3)c (4)不需要
28.(1)甲丙 (2)甲乙 (3)c (4)G2+G3
29.(1)活塞 刚拉动 (2)换用小量程注射器 (3)有刻度部分 FL/V
(4)偏小 偏大
30.(1)CD(2)两种液体密度差异不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小于 未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1.(1)B (2)等于 (3)B (4)一张纸的厚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八年级 物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本八下物理书重约20N
B.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2×105 Pa
C.一名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500N
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0.5m3
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 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一瓶油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一瓶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一罐氧气用去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真空泵可使收纳袋内衣物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B.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C.天文学中通常采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4.如下图所示自行车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表面凸凹不平B.车把表面凸凹不平C.加润滑油D.脚踏板面凸凹不平
5.如图的四个场景,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
A.宇航员太空行走 B.飞机飞翔蓝天 C.放风筝 D.热气球升空
6.和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吸"的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饮料通过吸管被"吸"进嘴里 B.表面光滑的两个铅块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行驶中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7.2022年2月12日,高亭字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以34秒32的成绩,刷新了该项冬奥会纪录获得冠军.这枚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速滑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亭宇静止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高亭宇滑过弯道时,他处于平衡状态
C.高亭宇在滑行时须不断施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高亭宇在滑向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
8.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水和煤油中的同一深度处,发现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几平不变。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的是( )
A.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B.U型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C.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 D.使探头在水和煤油中的深度加大
9.如图所示,用两只手指压住铅笔的两端并保持静止;左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边手指感觉比左边手指疼,是因为F1
B.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1=F2
C.右边手指感觉比左边手指疼,是因为p1D.此实验只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0.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象;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
A.1:4 B.4:1 C. 1:8 D.8:1
11.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装有不同的液体,A、B、C 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 )
①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A> F浮B> F浮C ②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甲<p乙<p丙
③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A> mB> mC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A.只有①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2.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匀速运动,车内有一表面较粗糙的木块,轻质弹簧一端与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此时弹簧刚好处于原长.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②若小车加速运动,则弹簧可能保持原来长度不变
③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④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可能在做减速运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2021年4月,扬州园艺博览会顺利开幕,雪白的琼花绽放美不胜收,空气中弥漫着琼花的香气,,这是_________现象,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_(选填"加剧"或"减缓").人们在观赏的时候发现树叶上的露珠可以保持近似球形,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
14.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油价上涨,已知原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则一桶(体积近似等于160L)原油的质量为_________kg,从国外运到国内后,质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工人不用铁锤而使用橡胶锤铺设瓷砖,回答下列问题:
(1)橡胶锤头的橡胶具有_________(选填"较大的硬度"或"较好的弹性");
(2)橡胶锤头有较大的横截面,能在压力一定时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对瓷砖的压强;
(3)橡胶锤敲击到瓷砖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使橡胶锤弹开的力是由_________(选填"橡胶"或"瓷砖")发生形变产生的.
16.如图所示,在瓶的a、b 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在瓶中注满水,打开 a、b 两孔后,观察到图示的情况,这说明水对容器的_________有压强,液体压强随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如果将瓶口盖紧瓶盖后用手指堵住其中一小孔,另一小孔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有水流出来.
17.小明从仪征到西藏旅游时,发现随身携带的食品包装袋变得鼓起来,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袋内的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外部大气压的缘故.小明还了解到在西藏地区用普通锅煮面条不容易熟,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水的沸点比平原地区_________(选填"低"或"高").
18.如图所示,2022年6月5日10时 44分,中国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四号,并于当天经过六次自主变轨后于17时 42分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对接.
(1)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使火箭加速上升,此时向上的推力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神舟十四号在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时要不断通过向外喷气调整姿态,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球匀速转动,此时组合体所受的力_________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
19.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第一次用F1=6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第二次用F2=80 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的情形如图所示,两液面相平,则甲液体的密度_________乙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容器中甲液体的质量_________乙液体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如图所示为飞机舷窗安装时的侧视图,该舷窗玻璃与舱内空气接触面积为700cm2,与舱外大气接触面积为 650cm2,舱内气压维持在 80 kPa,该舷窗玻璃受到舱内空气对它的压力为_________N.当飞机在12 km的高空飞行时,外界大气压为20 kPa,此时舷窗玻璃受到内外气体的压力差为_________N.
22.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N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3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m3,松手后,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第 24、25 题需解题过程,其它每空 1分,共 48分)
23.(6分,每小题2分)根据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 a、b两种液体,请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中画出大致的图线并标出对应液体;
(2)如图乙所示,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在图中画出木块水平向左滑行时所受的摩擦力和木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
(3)如图丙所示,是小球在下沉过程的某一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24.(4分)冰墩墩是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如图是某型号的冰墩墩手办,其质量为138g、体积为150cm3,底座的面积为30cm2.求:
(1)该冰墩墩手办的密度是多少
(2)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25.(6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容器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物块的质量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26.(8分)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
(一)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1甲所示;③ 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1乙所示.
根据实验测得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使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小明可以把(2)中的实验步骤的顺序更改为________(填实验序号).
(二)小明和小华想比较物理实验室中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明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并用电子秤测出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电子秤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ρ甲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华想通过图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她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并用电子秤测出了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用甲、乙两种液体各测两组数据后,在如图3所示的 m-V图像上描出了四个点.但是小华忘记标注这四个点的数据分别属于哪种液体,根据小明实验测出的数据分析可知属于甲液体的两点是________.
(3)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金属块测量出了甲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4所示.则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 g/cm3.为了减小该实验的误差,她应该选择图5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烧杯.
27.(5分)小川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_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_(选填"a"、"b"、"c").
(3)纠正错误,进一步分析实验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_________状态.
A.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 C.匀速直线运动
(4)若小川发现丙图中小车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请问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数据 答: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8.(4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所做的三次实验,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_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应用了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
(3)实际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大时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木板过长 B.木块运动速度太大
C.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D.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4)小明对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木块恰好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测得木块、空桶、桶内沙子的重力分别为G、G、G,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不计轴、滑轮与轻绳间摩擦)
29.(7分)小刚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中,提供了几个横截面积大小不相同的注射器.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____(选填“注射器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注射筒器__________(选填“未拉动”或“刚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刚在测量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达到最大,活塞仍没有滑动。为了能完成实验,请你提出一条实验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进后,正确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__的长度L,注射器的容积V,则测得的大气压强 p =__________(用F、L、V表示).
(4)实验中注射器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摩擦较大,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___.
30.(4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浮力与深度无关的结论.
(2)选择C、E两图实验,小明在实验时发现,测力计示数没有明显的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铝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铝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铝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铝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铝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第二次铝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根据步骤一、步骤二并不能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 g;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的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
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其中A1纸张尺寸是841mm×594mm,A2纸张尺寸是594mm×420mm.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1)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其"面密度"记作________;
A.60 g B.60 g/m C.60 g·m2 D.60 g/m3
(2)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A1的"面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2的"面密度".
(3)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截面积为2.5mm2和4mm2的铜导线,下面关于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不相同 B.它们的密度相同,"线密度"不相同
C.它们的密度不相同,"线密度"相同 D.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相同
(4)某图书所用纸张克重为60 g,如要计算其密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