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面年代尺的 处 ( )
A B C D
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北京
3.《帝国的终结》一书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焚书坑儒 B.攻灭六国实现统一
C.统一文字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4.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吏的职位应是 (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军机大臣 D.太尉
5.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
A.丞相制 B.郡县制 C.州县制 D.行省制
6.下列图片体现的秦始皇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巩固国家统一 D.加速国家统一
7.右图所示器物的统一与使用,有利于促进秦 (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旧贵族地位的提高
C.军队战斗力的提高 D.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8.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9.贾谊的《过秦论》中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
A.长城是秦朝时开始修建的 B.修筑长城令士兵怨声载道
C.秦长城东西横跨七百余里 D.长城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原因。
(2)某学生制作了下面知识结构图,请你来完成空白部分。
(3)请你完成下表中关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①
文化 统一②
交通 统一③ 和④ 的宽窄,并开凿⑤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⑥
(4)结合秦统一全国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1.梁启超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据此判断秦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B.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
C.商鞅变法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秦国积极策划,策略得当
2.七年级学生在学习《秦统一中国》的时候,制作了下面的学习卡片,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
A.皇权至高无上,天下独尊
B.皇帝总揽一切军政事务
C.秦朝统治具有重文轻武的特点
D.秦始皇发展了君主专制制度
3.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 ( )
A.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体现对商业活动的重视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D.标志着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
答案
【基础过关·巧练】
商鞅变法 嬴政 咸阳 春秋战国 第一个统一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郡县制 地方行政
李斯 小篆 圆形方孔半两钱 灵渠 蒙恬 长城
临洮 辽东
【能力达标·必练】
1.A 2.C 3.D 4.A
5.B 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政治上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B。
6.C 两幅图片反映了秦始皇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的目的是加强文化控制,统一货币的目的是加强经济管理。其共同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故选C。
7.A 8.C 9.D
10.(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嬴政重用人才,有雄才大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等等。
(2)①皇帝 ②丞相 ③郡(守)
(3)①货币 ②文字 ③车辆 ④道路 ⑤灵渠 ⑥长城
(4)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后世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素养拔高·选练】
1.A 2.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