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历史数据图表能通过数量关系清楚地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下面图表呈现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 ( )
A.兵役、徭役繁重 B.刑罚残酷
C.赋税沉重 D.阶级矛盾尖锐
2.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秦朝的 ( )
A.赋税很沉重 B.刑罚很残酷
C.偷盗很猖獗 D.徭役很繁重
3.小历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商鞅、秦孝公 B.陈胜、吴广
C.项羽、刘邦 D.李斯、秦二世
4.陈胜、吴广起义以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 )
A.陈 B.咸阳
C.渔阳 D.大泽乡
5.诗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例如《祖龙行》中有这样一句“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该诗句揭示了陈胜、吴广起义 (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C.激起了反秦浪潮,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体现了革命首创精神,在历史上闪耀光辉
6.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前往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当时,秦军有30万人,而项羽的军队只有两万人。在渡过漳水后,项羽令将士砸破锅,凿沉船,烧掉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的战士勇猛杀敌,最终打败秦军。与此相对应的成语是 (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7.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如果要将这一事件在下面的时间轴上表示,它对应的位置应该是 ( )
A B C D
8.掌握关键词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为学习“楚汉之争”选取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
B.西楚霸王、垓下之战
C.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
D.“张楚”政权、争夺帝位
9.《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使得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我能任用他们;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任用,所以失败了。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 ( )
A.刘邦的势力一直强于项羽
B.刘邦个人的战斗力强于项羽
C.刘邦重视民心,任用人才,项羽刚愎自用
D.项羽任用的人才更多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山雨欲来风满楼】
农民甲:我们村本来有300多人,现在200多人被抓去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驰道。
农民乙:唉!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官府的赋税那么重,要交三分之二的收成,叫人怎么活啊!
农民丙:怎么样也得交啊!朝廷的刑罚那么残酷,迟交、少交都要断手断脚!
众农民:唉!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1)从历史短剧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
【揭竿斩木齐响应】
(2)有人认为如果前往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没有在途中遇上大雨,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法庭相见辨是非】
(3)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4)从秦帝国的兴亡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这说明秦二世 ( )
A.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B.统治更加残暴
C.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
D.努力维护国家统一
2.“楚河汉界”出自秦朝灭亡后的楚汉相争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双方曾展开长达四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从中能够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楚汉争霸的双方是陈胜、吴广
B.楚汉争霸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C.仍属于农民起义的性质
D.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
答案
【基础过关·巧练】
赋税 徭役 法律 大泽乡 秦的暴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楚 农民 刘邦 巨鹿之战 秦朝
垓下 刘邦
【能力达标·必练】
1.A 根据题干图表中“修驰道,运粮饷”“征伐南方越”“建骊山陵”“修长城”等信息可知,秦朝兵役、徭役繁重。故选A。
2.B 3.B 4.A 5.C 6.A 7.B 8.B
9.C
10.(1)人们饥寒交迫,穷困潦倒,苦不堪言。
(2)不赞同。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3)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各地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是千古一帝,功德无量。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劳民伤财;你征收沉重的赋税,要我们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交给你;你把严苛的法律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4)启示: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执政者应关心、爱护百姓,施行仁政,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言之有理即可)
【素养拔高·选练】
1.B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