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
2 我的母亲(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责罚、管束、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2、熟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3、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
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三、知识准备
1、胡适(1891—1962),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2、给加粗注音
文绉绉 糜先生 庶祖母 翳 气量
宽恕 佃户
3、解释词语
文绉绉: 佃户:
轻薄: 仁慈:
质问: 管束:
广漠: 宽恕:
四、学习内容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抓住关键句、段。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段:【童年往事】介绍我小时候身体和性格特点。
第二部分( )段:【我和母亲】我的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一层( 段):写
第二层( 段):重点写了
第三部分( )段:【母亲为人】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
第一层( 段):写
第二层( 段):写
第三层( 段):写
第四部分( )段:【怀念母亲】母亲给我的影响很深。
2、思考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五、达标检测
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他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1、从原文中选择词语,填空回答问题。
(1)“虽然在这样的……很和睦。”这主要是母亲起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在家务劳动上,母亲????? ??,在处理长幼关系上,母亲?? ???????。
(2)“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是由于母亲????? ??,具有????? ??。
2、“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你认为母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朱德和胡适的两位母亲,有着哪些中华民族女性的共同美德?(选用语段中的短语回答)
4、母亲在朱德成长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
考考你:
(1)“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诸葛亮、刘备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几个:______ ______,你还知道里面哪些文角的名字吗?_________ ___
(2)“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
八年级下语文
2 我的母亲(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
2、朗读体会文章艺术效果。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
1、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2、朗读体会文章艺术效果。
三、知识准备
片名:妈妈再爱我一次 片长:87分钟
国家/地区:中国台湾 发行时间:1989年
导演:陈朱煌 演员:杨贵媚、李小飞 、谢小鱼
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牵你的手》《爸爸我爱你》
插曲:《酒落喉》
本片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父国荣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乃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後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後,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於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
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後,志强终於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观众,大抵都还记得记忆里的那一次集体挥泪———《妈妈再爱我一次》。几乎每个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人,手里都攥着哭湿的手帕。一部台湾苦情戏在内地获得如此之广的共鸣,这是当时发行这部影片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想到的。或许是因为母爱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题材,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还不像现在这样喧嚣,或许是因为它给了善良的人们一个宣泄感情的端口。
《妈妈再爱我一次》的轰动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现象。1990年6月左右,《妈妈再爱我一次》开始在全国试映,首先是在武汉热起来,然后是上海,在全国铺开放映是在9月份。到1990年底的时候,共发行了397个拷贝,观众达到了2亿多人,票房上亿元———当时的电影票价有1元到3元的,也有三五毛钱的。这个电影在当年是越演越好,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部片子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特别煽情。“小强”和“母亲”的扮演者都不是很美,煽的也不是爱情而是亲情,电影也叙事平淡没有任何花里胡哨,但它符合当时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因为在它之前观众看了太多动作片,需要调剂一下口味,这种伦理悲情剧刚好满足了观众的需要。另外,它的主题曲在片中出现了四五次,街上小孩都会唱,这也是间接地为这个电影做了宣传,观众们都知道看这部电影要带手绢进场,不仅花钱买票,还哭个痛快。
四、学习内容
(一)默写字词
(二)品味词语(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三)品味艺术效果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你能找出几个例子吗?
(四)比较赏析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五)小结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五、达标检测写一篇反映母爱的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