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与下面《梦溪笔谈》中所描述的发明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
A.蔡伦 B.毕昇
C.王祯 D.沈括
2.活字印刷术排印快速,可一次性大批量印刷,但古代书籍印刷后不能立刻热销。活字书版要随印随拆,没有雕版长期保存的优势。古代图书印刷仍以雕版为主,活字则用于京报、邸报、年历等文本的印制。下列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市场需求促使活字印刷术发明
B.活字印刷术是古代图书业的主流印刷技术
C.活字印刷术在发明出来以后迅速没落
D.活字印刷术在特定文本印刷中占据优势
3.朱彧在1119年写成的《萍洲可谈》一书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因此指南针用于航海大概始于
( )
A.唐朝末年 B.北宋末年
C.南宋末年 D.元朝初年
4.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以火药来推进的武器装备。请你推测一下,下列人物中可能最早使用到火药武器的是 ( )
A.蒙恬 B.岳飞
C.朱温 D.唐太宗
5.它传入欧洲,使冷兵器作战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化,摧毁了贵族的城堡,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它”是指 ( )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6.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 ( )
A.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B.都经蒙古人的西征传到欧洲
C.都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
D.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7.元朝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驿道上设有驿站,每隔十几里还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这些措施旨在 ( )
A.推动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
B.防止地方割据
C.加强大一统国家内部联系
D.扩大国家疆域
8.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宋元时期海外航线可通往美洲
B.宋元时期驿站都比较发达
C.宋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宋元时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中期,印刷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匠人毕昇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的这一发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印刷技术出现重大突破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重大突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组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3)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南针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4)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除上述发明外的其余两项发明。请以图(d)为例,分析其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1.《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 ( )
A.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B.传说中的黄帝发明战车
C.鬼谷子代表道家学派
D.战国时期已使用指南工具
2.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一记载 ( )
A.说明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时期
B.证实唐朝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C.反映火药在宋朝得到完善发展
D.可以作为研究火药攻城的史料
3.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
A.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是不同的
B.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C.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D.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答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基础过关·巧练】
隋唐 毕昇 转轮 人类文明 丝绸之路 司南 罗盘 阿拉伯商人 世界远洋航海 唐朝 军事 宋元 阿拉伯人 欧洲社会的变革 海上贸易 陆上丝绸之路 驿站 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鼎盛
【能力达标·必练】
1.B
2.D 活字印刷术“用于京报、邸报、年历等文本的印制”,说明活字印刷术在特定文本印刷中占有优势。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3.B
4.C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蒙恬生活在秦朝时期,岳飞生活在南宋时期,朱温生活在唐朝末年,唐太宗生活在唐朝初年。题干历史人物中最有可能使用到火药武器的是朱温。故选C。
5.A 6.D 7.C 8.B
9.(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2)A
(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4)造纸术、火药。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素养拔高·选练】
1.D
2.D 题干记载可以作为研究火药攻城的史料。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