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6 05: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材料中描述的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该朝代是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由此可见元朝时期 (  )
A.出现了民族交融现象 B.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C.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D.采取民族歧视政策
3.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局部)”,其中“ ”处应填入 (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
4.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  )
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 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反映了行省的设置 (  )
A.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B.不利于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
C.使得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朝管辖图中①处的行政机构是 (  )
A.枢密院 B.御史台 C.宣政院 D.中书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版图的辽阔与广袤】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汉朝和唐朝的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拓展的表现。
【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对全国的管理实行哪一制度 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这一制度有什么关系
(3)元朝的中央要向地方(县一级)传达一份政令,需要经过哪些地方行政机构
【边疆的管辖与控制】
材料三 (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岛夷志略》
(4)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材料二中琉球隶属哪一机构管理。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元朝对这个地区的管理说明了什么。
/答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基础过关·巧练】
少数民族 大 阴山 流沙 辽左 海表 回族 经济 文化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腹里 中书省 行省 明清 因地制宜 澎湖巡检司 台湾 北庭都元帅府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宣政院 西藏
【能力达标·必练】
1.D 2.A 3.A
4.B 为有效管理辽阔的疆域,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在地方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
5.D 6.C
【素养拔高·选练】
(1)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表现:元朝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汉朝和唐朝,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2)制度:行省制度。关系: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3)行省、路、府、州。
(4)机构:澎湖巡检司。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