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教学课件(共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教学课件(共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05 16:11:21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
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一、导入新课
你见过家庭住宅中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道吗?自来水通过管道运输到千家万户,满足我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在人体内也有复杂的运输网络——血管。
二、讲授新课
(一)血管
活动一:感受血管的跳动
你找到“跳动”的血管了么?血管为什么会跳动呢?
血管的这种“跳动”就是脉搏。
二、讲授新课
(一)血管
活动一:感受血管的跳动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心脏收缩时,使得动脉血管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再收缩,动脉血液随着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血管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脉搏。
脉搏是可以测量的。每个人的脉搏次数相同吗?
二、讲授新课
(一)血管
活动二:测量脉搏
请同桌两位同学相互配合,在安静状态下,相互测量脉搏次数,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测量对象 脉搏(次/min)
你本人
你的同桌
(注: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二、讲授新课
1.人体剧烈运动时脉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剧烈运动会导致脉搏跳动力度加强和次数增加。
(一)血管
活动二:测量脉搏
二、讲授新课
2.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
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关系吗?
一般情况下,同龄人中,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女性大于男性,弱体质的人大于强体质的人。
(一)血管
活动二:测量脉搏
二、讲授新课
人体某一器官患病,常会在脉搏上表现出来。中医正是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用“切脉”来诊断疾病。你知道是谁发明了“切脉”吗?
扁鹊
(一)血管
活动二:测量脉搏
二、讲授新课
(一)血管
活动三:观察血管的类型
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此处有桡动脉
此处有静脉
肺泡外有毛细血管
(一)血管
活动三:观察血管的类型
二、讲授新课
动脉
静脉




相同
血管类型 结构特点
动脉 管壁___、管腔___
静脉 管壁___、管腔___




(一)血管
活动三:观察血管的类型
二、讲授新课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最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一)血管
活动三:观察血管的类型
二、讲授新课
三种血管的关系
(一)血管
活动三:观察血管的类型
二、讲授新课
人体内3种血管的分布及结构特点
血管种类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管壁___、管腔___、弹性____
静脉 管壁___、管腔___、弹性____
毛细血管 管壁由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全身各处




(一)血管
活动三:观察血管的类型
二、讲授新课
人体内3种血管有何功能呢?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部分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一)血管
活动三:观察血管的类型
三、课堂反馈
1.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 )
A.毛细血管 B.静脉 C.动脉 D.经络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C
D
三、课堂反馈
3.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4.医生给病人验血时,用针把手指戳破,挤出血来,再用吸管吸取。这种血来自于(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三种血管都可以
B
C
四、课堂小结
心 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管壁较薄
弹性小
血流速度慢
管壁较厚
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
管壁非常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 ,只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废物
氧气、营养物质
把全身血液送回心脏
把心脏血液送到全身
血 管
再 见(共14张PPT)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课时)
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一、导入新课
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是血管,那么物质运输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一)心脏
活动一:感受心脏的跳动
心率与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一致吗?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就是心脏跳动的频率,也叫作心率。
二、讲授新课
在安静状态下,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心率是各不相同的。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儿童时期,由于心脏正在发育,心肌柔弱,心壁薄,容积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少,因此心率要高一些。
(一)心脏
活动一:感受心脏的跳动
二、讲授新课
(一)心脏
活动二: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
你知道心脏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吗?大小如何?
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似桃子,拳头大小。
心脏心壁较厚的一侧为左半部分,较薄的一侧为右半部分。心脏主要包括心房和心室。
二、讲授新课
(一)心脏
活动二: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
心脏心壁较厚的一侧为左半部分,较薄的一侧为右半部分。
心脏主要包括心房和心室。
二、讲授新课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二、讲授新课
1.打开心脏,看到心脏分为几个腔?
(一)心脏
活动二: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
2.每个腔的心壁肌肉厚薄一样吗?哪个腔的心壁肌肉最厚?
心脏分为四个腔,上方为左、右心房,下方为左、右心室。
每个腔的心壁肌肉厚薄不一样,左心室的心壁肌肉最厚。
3.是否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互不相通。
二、讲授新课
(一)心脏
活动二: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
4.各心房和心室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
左心室:主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5.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是否有瓣膜?思考瓣膜的作用。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二、讲授新课
(一)心脏
心脏的功能
二、讲授新课
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使心脏不停地跳动。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过全身地血管。心肌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再流向全身。心肌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一)心脏
心脏的功能
三、课堂反馈
1.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结构,心脏壁最厚的部位应该出现在(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C
2.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A.心室→心房→动脉 B.心室→心房→动脉
C.心房→心室→静脉 D.心房→心室→动脉
D
四、课堂小结
左心房——肺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心壁:主要由心肌组成
一、心脏的结构和外形
心脏结构
二、心脏的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瓣膜:保证血液流动方向
四个腔
再 见(共15张PPT)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
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一、导入新课
血液有什么作用,它的成分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1.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1.取鸡的新鲜血液10 mL,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
2.在另一支试管中也加入10 mL鸡的新鲜血液,不加抗凝剂。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
人血永久涂片中有几种类型细胞?
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什么特点?
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交流讨论: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富含丰富的血红蛋白;运输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电镜下的血小板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
项目 名称 形态特点 有无细胞核 数量 功能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 成熟后无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 个体最大,形态多样 有 最少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作用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态不规则

凝血和止血
居中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4.模拟血型鉴定
红细胞正常
红细胞集
输同型血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
4.模拟血型鉴定
二、讲授新课
人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400 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能得到补充。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一)血液
4.模拟血型鉴定
三、课堂反馈
1.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 )
A.血浆蛋白   B.水  
C.血红蛋白   D.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C
2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依次是( )
A.止血和凝血功能、防御功能、运输氧的功能
B.运输氧的功能、止血和凝血功能、防御功能
C.防御功能、止血和凝血功能、运输氧的功能
D.运输氧的功能、防御功能、止血和凝血功能
D
四、课堂小结
再 见(共26张PPT)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课时)
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一、导入新课
人们生病时需要打针注射药物,那么通过打针注射进去的药物是怎样流经人体,到达病症的地方呢?
一、导入新课
1.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什么?
2.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分别叫什么?
3.心脏的功能是什么?
一、导入新课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循环
近代生理学之父——哈维
用绷带将上臂扎紧,观察到肘部和腕处的脉搏摸不着了,前臂的静脉却鼓胀起来。
1.哈维的实验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循环
1.哈维的实验
想一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模拟哈维的实验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循环
1.哈维的实验
哈维的猜想
血液在血管里是循环流动的,而且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种血管,这种血管把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液连通起来。
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一)血液循环
2.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血管1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血管2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血管3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由主干流向分支
红细胞单行通过
由分支流向主干
二、讲授新课
心脏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一)血液循环
2.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二、讲授新课
什么是血液循环
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一)血液循环
3.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讲授新课
观察教材血液循环途径模式图
1.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哪两条途径?
2.两条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3.两条循环的交汇点在哪里?
4.两条循环有什么共同点?
(一)血液循环
3.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讲授新课
(体循环起点)
左心房
主动脉
肺静脉
肺动脉
毛细血管
上腔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右心房
右心室
各级静脉
各级动脉
下腔静脉
左心室
(肺循环起点)
(体循环终点)
(肺循环终点)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肺循环
体循环
















全身
毛细
血管


















肺部毛
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讨论:
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过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经历了哪些路径?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毛细血管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一)血液循环
3.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讲授新课
讨论:
当它再次从心脏右心室出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心脏时,它又经历了哪些路径?
右心室
肺动脉
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一)血液循环
3.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讲授新课
静脉血
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
动脉血
含氧丰富,
颜色鲜红
(一)血液循环
3.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讲授新课
肺循环
体循环
















全身
毛细
血管


















肺部毛
细血管
二、讲授新课
含氧少
颜色暗红
含氧多
颜色鲜红
体循环
二、讲授新课
二氧化碳
氧气
肺动脉
肺静脉
含氧少
颜色暗红
静脉血
动脉血
含氧多
颜色鲜红
肺循环
二、讲授新课
右心房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部毛
细血管
肺泡
肺静脉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二氧化碳
氧气
氧和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和废物
肺循环
体循环
1.动脉中一定流动脉血,静脉中一定流静脉血,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例如,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
2.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中分别流什么血?
左心房、左心室内为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为静脉血。
二、讲授新课
血液循环保证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不断地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组织细胞,同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出去。
(一)血液循环
4.血液循环的意义
三、课堂反馈
1.小明得了支气管炎,医生给他输液,消炎药从手部静脉打入,怎样到达支气管的发炎部位?
消炎药→
手部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参与肺循环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支气管发炎部位
三、课堂反馈
C
2.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联系在一起的器官是( )
A.肺 B.主动脉
C.心脏 D.毛细血管
D
3.左、右心室射出的血( )
A.都是动脉血 B.都是静脉血
C.依次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D.依次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三、课堂反馈
4.与右心房相通的血管是( )
A.上、下腔静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5.下列流动脉血的是(   )
A.肺动脉         B.右心室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A  
C
四、课堂小结
肺循环
体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全身毛细
血管
全身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肺泡
动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静脉血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