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课件9ppt+微课+记录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课件9ppt+微课+记录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05 16:14:01

文档简介

《设计与制作小船》
附:
设计制作小船实施步骤参考:
一、队员任务分工说明
队员任务分工说明
队长(主持,引导讨论,统筹意见,管理纪律) 图纸设计师(参与讨论,测量尺寸、绘画设计图)
记录员(参与讨论,会议要点记录,工程日志填写) 材料采购员(成本计算,材料采购,管理制作工具)
任务: 负责人:
任务: 负责人:
任务: 负责人:
任务: 负责人:
(温馨提示:组员分工要明确、细化,岗位设定仅供参考。以上分工作为初步分配,在后续的设计和制作船模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划分任务或补充任务,对于有余力的队员可多分担一些任务。)
二、材料清单及价格
招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级(1分) 二级(2分) 三级(3分) 得分
按设计图制作 不按照设计图制作 部分按照设计图,随便调整 按照设计图制作,发现问题,稍作调整
载重量 少于15颗弹珠 达到15-20颗弹珠(不包含20颗) 20颗弹珠及以上
稳定性 不太稳定 比较稳定 很稳定,不会侧翻
航行方向 无法控制 有点偏向 能控制方向
运输距离 不超过0.5米 在0.5-1米之间 达到1米及以上
成本控制 超出成本 控制在成本左右 控制成本在以内
分工合作 没分工自己做 有分工,有合作 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较好
小组汇报展示 没有互相帮忙 能把小组的情况汇报出来 互相帮忙,一起汇报交流
造船蓝图
工程师们,以下是货船模型的建造要求:
1、控制小船模型的成本;
2、载重量达到20颗弹珠(约100克);
3、有自己的动力,并能顺利将货物送到目的地(达到1米距离)。
作为造船工程队,请设想下你们将建造一艘怎样的货船以满足上述要求。建议先讨论以下问题后,再画设计图。
船的大小为多少比较合适?
船体用什么材料?
怎样设计船的形状可以减少阻力,行驶方向更稳定?
如何提高船的载重量?
如何提高船的稳固性?
选择什么动力?如何安装动力系统?
五、设计方案
1、选择材料
所需材料(在 打√) 数量/份 单价(造船币) 总价(造船币)
KT板(A4大小) 5
泡沫板(A4大小) 5
卡纸(A4大小) 2
铝箔(A4大小) 2
橡皮泥 5
电源(含导线、开关、电池) 10
小电动机 10
塑料瓶(300ml) 5
薄木板(A4大小) 5
扇叶/个 3
木棒/根 1
泡沫胶/卷 5
透明胶/卷 5
双面胶/卷 5
合计造价(造船币)
2、绘制设计图
每个小格边长1cm
六、制作与调试
试航(第一次测试)
载重量: 个弹珠 行驶距离: 米 造船成本: 个造船币
调试中发现的问题 改进方法
再次试航(第二次测试)
载重量: 个弹珠 行驶距离: 米 造船成本: 个造船币
调试中发现的问题 改进方法
最终测试成绩
载重量: 行驶距离: 成本:
七、小船说明书
船名 队名
小船照片(设计图):
一、基本信息
尺寸 长 船体材料
宽 动力
高 成本
二、性能
最大载重量 最远行驶距离
三、使用方法
四、优势(共9张PPT)
深圳市宝安区黄田小学
黄依琼 杨丹婷 林瑞琦 陈晓芬
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小船的基本步骤
明确问题
设计方案
动手制作
迭代改进
动手制作前,思考怎样做才能提高制作效率?
1、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确定组装步骤;
2、选择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图,加工材料;
3、组装试航,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动手制作
播放实验指导微课资源《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调试与改进
每组有两次下水调试机会,请下水前先检查,根据调试结果改进方案,并做好记录。
展示与评价
船舶产品招标会
1 . 各工程队上台展示
2 . 其他小组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项目 一级(1分) 二级(2分) 三级(3分) 得分
按设计图制作 不按照设计图制作 部分按照设计图,随便调整 按照设计图制作,发现问题,稍作调整
载重量 少于15颗弹珠 达到15-20颗弹珠(不包含20颗) 20颗弹珠及以上
稳定性 不太稳定 比较稳定 很稳定,不会侧翻
航行方向 无法控制 有点偏向 能控制方向
运输距离 不超过0.5米 在0.5-1米之间 达到1米及以上
成本控制 超出成本 控制在成本左右 控制成本在以内
分工合作 没分工自己做 有分工,有合作 分工明确,相互合作较好
小组汇报展示 没有互相帮忙 能把小组的情况汇报出来 互相帮忙,一起汇报交流
评分标准
迭代改进
小组同学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进一步改进小船
我们的小船需要怎样的改进才能符合测试标准?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载人小船
拓展
END
深圳市宝安区黄田小学科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