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5 18: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20 世纪 70 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
2.漫画中《吃的变迁》反映出我国人民 (  )
A.科学卫生概念深入人心
B.饮食结构单一
C.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奔小康
D.追求精神生活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出现新变化。关于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几组关键词中,符合这一新变化的一组是 (  )
A.土坯茅草房、时装展、粮票买米
B.自行车、家用电脑、移动电话
C.移动电话、绿色食品、布票买布
D.时装展、绿色食品、家居精装修
4.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部分法定节假日一览表(单位:天)。据此推断出现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名称 1950年 1995年 2000年 2008年
元旦 1 1 1 1
春节 1 3 3 3
国庆节 2 2 3 3
中秋节 0 0 0 1
A.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西式生活方式的影响
C.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
D.国家重视传统节日
5.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 (  )
A.居住环境的变化
B.电信事业的发展
C.衣着服饰与审美意识的变化
D.交通设施与出行方式的变化
6.右图提供的重要信息是:中国5G正凭借自己低时延、高速率、高可靠的实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表明我国 (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最早进入信息化社会
C.电信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是网络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拿着票证购买商品
材料二 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 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表(部分)
1990年 2010年 2013年
食品支出 54.2% 35.7% 35%
交通、通信支出 3.2% 14.7% 15.2%
文教娱乐支出 8.8% 12.1% 12.7%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囯经济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这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消费结构也长期处于升级状态。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当时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行票证供应商品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根据材料四,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3)通过对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社会生活变迁”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1)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2)其中一位同学收集了如下两幅图片,你认为他收集的这两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3)电脑、手机、汽车等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了我们生活的变化。请举例谈谈科技进步对你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基础过关·巧练】
当家做主 生活水平 单调 个性 绿色 居住环境 综合交通运输 互联网
【能力达标·必练】
1.B 2.C 3.D 4.A 5.D 6.C
7.(1)计划经济体制。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严重匮乏。
(2)食品消费支岀在逐渐下降,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支出明显提升。原因: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素养拔高·选练】
(1)进行社会调查、进博物馆、进图书馆、网上搜索。
(2)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3)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开展电子商务等,如我们的“网络授课”就是科技进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