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5 19:5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1950年6月,刘少奇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  )
A.进行土地改革 B.和平解放西藏
C.抗美援朝 D.实行“一五”计划
2.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下列哪一地区不在这次土地改革的范围
内 (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江西省 D.西藏地区
3.右面是1950年8月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的木刻版画——朱宣咸的作品《争阅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其含义是(  )
A.土地归农民所有 B.土地归国家所有
C.土地归集体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4.下列关于右图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B.改革消灭了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C.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5.土地改革中刘少奇的姐姐被定为地主,刘少奇教育她说:“我当了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或者不劳而获,那才是我的耻辱。”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    被消灭了 (  )
A.富农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6.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这一比重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土地占有状况给新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请你再列举出两项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措施。
1.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
A.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依据材料,指出土地改革中土地所有权和所有制形式有没有发生变化,请具体说明。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中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答案
【基础过关·巧练】
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 土地改革法 地主阶级 农民 1952 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 人民政权 农民 生产力 工业化
【能力达标·必练】
1.A 2.D 3.A
4.B  由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改革中,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食其力。这次改革与以往的土改政策有所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故B表述错误。
5.D
6.B  由时间“1950年”“1954年”和图表数据可知,图表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故选B。
7.(1)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事件:土地改革。变化:能够分到土地、农具、房屋等,不必向地主缴纳地租。
(4)措施: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战争。
【素养拔高·选练】
1.C  A与1947年的土地改革有关。B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有关。两次土地改革都是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属于土地私有制,D表述与史实不符。故选C。
2.(1)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土地所有制形式没有变化,都是土地私有制。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