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1927年,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这里“革命的希望”是指 ( )
A.组织工人运动 B.实现国共合作 C.建立人民军队 D.工农武装割据
2.下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所题之字。关于八七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会议是在秋收起义后召开的
B.会议确定了暴力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C.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D.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毛泽东说道:“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这段话的背景是 ( )
A.北伐胜利进军 B.秋收起义受挫
C.南昌起义胜利 D.古田会议召开
4.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了“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
A.辛亥首义,吹响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展开风云新征途
C.八一枪响,军旗迎风升起
D.两军会师,开辟革命新道路
5.《古田会议决议》提出要“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表明古田会议确立的原则是 (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壮大力量、分田分地
C.宣传思想、建设组织
D.武装斗争、消灭敌人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最先注意到有必要实行区别于俄国革命模式的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方式以保存实力的,并不是俄国人,却是最早提出“上山”思想的毛泽东。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
材料三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暴动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提出的“上山”思想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先决条件。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成分统计表(部分)
时间 (年、月) 1921.7 1926.5 1928.6 1933.10 1949.1
党员总 数(人) 50多 11257 4万多 20多万 448.8万
党员成分 所占比例 工人 7.5% 66% 10.9% 7.3% 2.5%
农民 无 5% 76.6% 80% 59.6%
——摘自邢淑华《1921至1949年中共党员成分演变及启示》
(1)1926年工人党员远远超过农民党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指出表格中1928年6月党员成分的变化。这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有了什么重大变化
答案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材知识·必会】
独立掌握 国民党反动派 1927 周恩来 武装反抗 土地革命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1927
井冈山 朱德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革命军队
城市 农村 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政治 1931 毛泽东
【基础巩固·必练】
1.C 2.D 3.B
4.D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
5.A
6.(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条件:拥有良好的工农群众基础及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作用: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思维进阶·选练】
(1)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党员中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