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1.在一场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中,展出了下面这幅示意图。这一展品反映的是 ( )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B.中国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
2.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 )
A.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B.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C.确定最低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D.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党组织
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上海伙友》主要以店员伙计为读者对象,《机器工人》主要以上海机器工会会员为读者对象,《广东群报》一直践行陈独秀所说“做贫苦劳动者的朋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 ( )
A.体现了非常鲜明的群众性
B.以组织工人运动为中心
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4.“百年求索,这天地拉开大幕。百年追寻,这旗帜迎风飞舞。多少姓名化星辰,星辰照来路。原来这颗心还灿烂如初。”歌曲《百年》用歌声表达了继往开来的红色初心。100多年前,一次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下列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B.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C.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D.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从何处讲起,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C.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D.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6.右图纪念邮票所示事件反映出 ( )
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共产党坚持城市斗争路线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材料二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陈独秀指出,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决定领导工人运动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D.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材知识·必会】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工人阶级 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 上海 毛泽东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 工人运动 陈独秀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1922 上海 最低纲领 军阀 帝国主义的压迫 反帝反封建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同盟者
【基础巩固·必练】
1.A [解析] 题中数据反映出无产(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2.B [解析]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等一批工人刊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3.A [解析] 据题干“《上海伙友》主要以店员伙计为读者对象,《机器工人》主要以上海机器工会
会员为读者对象”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是针对普通民众的,具有鲜明的群众性。
4.D
5.C [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故选C。
6.D
7.(1)五四运动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出现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工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基础。
【思维进阶·选练】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