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对下图中战役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
A.它是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行的伏击战
B.歼敌一万余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
C.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D.这次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下图目录出自 (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持久战》
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3.国共十年对立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则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确立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4.右面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1941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
5.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 )
A.指挥台儿庄战役,提高中国威望
B.在华北对日军发动百团大战
C.积极进行根据地建设
D.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太原会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南京、上海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新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持续 时间 战斗 次数 毙伤日、 伪军 破坏 铁路 破坏 公路 破坏桥 梁和隧道
5个 多月 1800 余次 2.5万 多人 470 多千米 1500 多千米 260多个
(1)据材料一,说说台儿庄战役的结果及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哪一战役,有何意义。
材料三
(3)请说出上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详细介绍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
(4)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用一个词形容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关系。
下面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图中五角星所在的地点是 ( )
A.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所在地
B.红军长征三军胜利会师地
C.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地
D.中国战区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所在地
答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材知识·必会】
1937 9 林彪 主动对日作战 不可战胜 持久战 敌后 陕甘宁 延安 地道战 减租减息 交租交息 囚笼政策 扫荡 交通线 日伪据点
1940 彭德怀 抗战胜利
【基础巩固·必练】
1.B [解析] 分析图片可知,图中所示为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歼灭日军1000多人。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B
3.A [解析]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主要是由于要团结地主,共同抗日,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4.D
5.B [解析] 据材料“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可知,这描述的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1)结果:大败日军,歼敌1万余人。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百团大战。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地道战、地雷战。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4)相互配合。
【思维进阶·选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