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学案(2)
研究成员: 初评:
研究对象:对数函数图象
研究方法:归纳法(特殊到一般)
研究目标:对数函数性质
深入探究:
任务一
探究:观察与、与的对称性,利用换底公式,你能从代数角度解释你发现的几何现象吗?
任务二:
现象发现:观察四个函数的相对位置,猜想规律,试说明图中函数图象对应于哪个函数?
答:对应 ;
对应 ;
对应 ;
本质探究:结合上面完成的任务,发挥你们的集体智慧,探究对数函数图象的相对位置与函数中哪个量相关?有怎样的关系?
对数函数学案(1)
研究组员: 初评:
研究对象:对数函数图象
研究方法:类比法
研究目标:对数函数性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a>0且a≠1) (2) (a>0且a≠1)
研究过程:初步探究:
必选任务一:用描点法作对数函数、、、的图象。(要求:先列表,后描点,再连线,按序选一,数据见投影屏)
x
y
必选任务二:
现象发现:能否不通过描点,快速而又较准确的在上图中补上另外三个对数函数的图象呢? (要求:在相应位置标明函数解析式。)
必选任务三:观察同组同学之图,通过组内同学间对比、讨论,合作完成下表,简练描述函数图象特征和性质:
经验提示:类比指数函数研究过程:(看投影屏)
对数函数图象特征描述
对数函数性质描述
定义域
值域
特殊点
单调性
奇偶性
其
它
加分任务: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到前台作小结报告。
对数函数学案(3)—— 性质应用
姓名 评分:
一、基本应用类题组: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大小
示例:
方法1:解:∵函数在(0,+∞)上为增函数,且3.4<8.5,
∴
注:下列方法,课后可尝试运用,比较解法的优劣:
方法2:画图观察;方法3:化为指数函数;方法4:计算器计算;
(1)
(2),比较正数m,n的大小
(3) (>0,且≠1)
二、实际应用类题组:
溶液中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单位是摩尔/升。已知人体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为[H+]=10-7.3摩尔/升。
计算人体血液的pH值,并思考血液氢离子浓度与酸碱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2) 研究表明:粘液瘤病毒适合在血液pH值小于中存活,讨论粘液瘤病毒对人体是否有害。
三、 探索发散类题组:(课内选做,课后必做)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大小
(1)
(2)
(3)
探究:对于上述各种类型对数大小的比较,你有何经验技巧可以总结?
四、回家作业:
课堂作业检查:上交学案3
☆课后作业布置:1)、理解并熟记对数函数图形;
2)、课本P81,练习2;P83,习题 8;
补充:已知<<0,按大小顺序排列m, n, 0, 1
阅读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对数及对数函数的发展、应用史,体会伽利略“给我空间、时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宇宙”这句话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阅读报告
(可用电子文档,可发至Email:yxf1979@gmail.com)
参考网址:www.baidu.com www.google.co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40688.html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杭州市长征中学 俞旭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内化对数函数的概念,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规律;
②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初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③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直观感受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
通过协作画图,静态观察对数函数图形,结合动态演示,培养学生运用
类比、归纳的方法探究问题,发现并归纳对数函数的 性质; 通过对新知的初步应用,巩固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
②渗透锲而不舍、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难点: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探究;
三.教学流程:
四.教学准备:
学案、课件、多媒体设备、分组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结合澳洲人兔大战,既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师生活动:
教师-介绍澳洲人兔大战,结合具体问题情境,通过问题中变量的相互影响,设置学习“触发点”,抛出本节课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内容:对数函数概念引入
设计意图:结合创设情境,共同探讨pH=,认同是函数关系。
师生活动:
教师-观察pH=,认同对数式中每一个[H+],都有唯一的 pH值与之对应,符合函数的定义,引出对数函数定义。
师生-从对数式角度出发,讨论对数式中的底数a、真数x的取值范围,并最终获得对数函数定义。
学生-解决例题1,通过题目,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对数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
教师-巡视课堂,个别辅导;出示例题解答投影,规范解题步骤。
教学内容:对数函数图像及其性质探究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方法,通过对任务的合理分配和整合,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符合教学要求,同时突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师生活动:
教师-在投影屏上给出作图所需数据、指数函数图象性质对照表,做好组织、管理、启发、评价工作。
学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既要完成好各自的任务,又要在相互配合下,完成学案所规定的任务,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给出性质简表,规范性质描述和强化所得的结论。
教学内容:对数函数图像及其性质探究二
设计意图:设计任务具有开放性、层次性、竞争性,使学生创新观点的产生具备了条件,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更易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同能力的学生相互带动、启发,使任务的完成成为可能,并在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中,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究钻研精神。
师生活动:
教师-根据每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布置此探究过程;同时做好组织、管理、启发、评价工作。
学生-透过表明现象,挖掘问题本质,培养正确的治学态度;
教师-利用部分学生的研究成果,启发全体学生更深的对数函数性质。启发学生联系的看问题并动态演示所得性质。
教学内容:对数函数性质应用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知,体现探究成果的应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尝试完成实际应用性问题,体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预设任务的多元性,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师生活动:
学生-利用学案,模仿例题解答,完成基本应用类题组。并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完成教师预设任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给出示范解答。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小结
设计意图:梳理新知性质,总结学习方法,谈谈研究精神;
师生活动:
师生-从知识技能、研究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 ※作 业 设 计※ ※
△课堂作业检查:上交学案报告3
☆课后作业布置:见学案报告3
★阅读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对数及对数函数的发展、应用史,体会伽利略“给我空间、时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宇宙”这句话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阅读报告(可用电子文档,可发至Email:yxf1979@gmail.com)
参考网址:www.baidu.com www.google.co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40688.html
课件12张PPT。人兔之战人兔之战生物防治:粘液瘤病毒;兔子死亡率达到99.9%
蚊子传播,人畜无害;1952年,澳洲约95%
的兔子种群被消灭1:比较数值大小
形式:
组内讨论批改:
标准:
书写规范(+2)
答案正确(+3)
2:实际应用举例
评分标准:
互助合作(+2分);
富有创见(+2分);
作图清晰(+1分);
另:作前台小结者:
另+2;
同组成员:(+1);
我们把y=logax
(a>0且a不等于1)
叫做对数函数
(logarithmic
Function),其中
X是自变量,定义
域为:
(0,+∞)
2.2.2 对数函数给我空间、时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宇宙。
——伽利略函数研究流程图列
表作
图观
察图象特征函数性质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2) 解 :解 :由 得 ∴函数 的定义域是由 得 ∴函数 的定义域是数据表指数函数(y=ax)研究方法回顾函数性质应用解:当a>1时,函数y=log ax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
log a5.1<log a5.9
当0<a<1时,函数y=log ax在(0,+∞)上是减函数,于是
log a5.1>log a5.9⑶ log a5.1 , log a5.9 ( a>0 , a≠1 )分析: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决定于对数的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而已知条件中并未指出底数a与1哪个大,因此需要对底数a进行讨论:
函数性质应用1)、计算人体血液的pH值,并思考血液氢离子浓度与酸碱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数学应用:
溶液中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 ,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
的浓度,单位是摩尔/升。已知人体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为[H+]=10-7.3摩尔/升。 2)、研究表明:粘液瘤病毒适合在血液pH值小于 中存活,
讨论粘液瘤病毒对人体是否有害。 课堂总结新知总结思想、方法总结心得体会类比法、归纳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谢 谢,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