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语文易考点集训·文言文专练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长(zhang) :当首领。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为下面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人括号内。
A它们,代百兽 B.它. 代老虎
C.它,代狐狸 D. 它们,代老虎和狐狸
(1)虎求百兽而食之。( )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2.在文中找出表达下面意思的句子马下来。
老虎认为真的是这样,所以就和它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相嗜鱼
公孙仪相鲁①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⑤于法;枉于法,则免⑥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⑦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①相鲁:做鲁国的宰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④色:脸色。⑤枉:歪曲。⑥免:罢免。⑦恃:依靠。
1.“嗜鱼”的意思是( )。
A.喜欢养鱼 B.喜欢吃鱼 C.喜欢钓鱼 D.喜欢玩鱼
2.“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的原因是( )。
A.公孙仪嗜鱼 B.公孙仪有威信
C.公孙仪是鲁国的宰相 D.公孙仪能帮人做事
3.结合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 ”画出能体现文言文所蕴含道理的句子。
5.文言文中的公孙仪具有________的品质。(填序号)
①机智聪明 ②精打细算 ③秉公执法 ④清正廉洁
(三)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①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②上,寻芳水滨③,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注释]①姊(zǐ):姐姐。②陌:田间小路。③滨:水边,近水的地方。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为最佳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一填。
文中抓住人物的活动来写:儿童在村外____________;妇女在杏院____________;小姊妹在陌上____________,在水滨____________。
(四)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人眼中有瞳子②,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
【注】①尝:曾经。②瞳子:瞳仁。
1.联系句子,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
(1)尝月下戏 ①戏弄 ②演戏 ③玩耍 ( )
(2)不然 ①不错 ②不是这样的 ③不像 ( )
2.面对别人的提问,徐孺子怎么回答的呢?请你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是会更明亮呢?”
徐孺子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杨氏之子一样,徐孺子也显示出了超越同龄小孩的智慧,那么他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呢?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C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3.略
(二)1.B2.C
3.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就一定要迁就别人的脸色;迁就别人的脸色,就必定会做歪曲法律的人,做了歪曲法律的人,就会罢免我宰相之位。
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5.③④
(三)1.这是最好的时节。
2.放纸鸢 戏秋千 踏青 寻芳
(四)1.(1)③ (2)②
2.不是这样的,就像人眼中有瞳仁,没有它,一定什么都看不见。
3.徐孺子对于别人的看法没有盲目苟同,而是用眼睛来打比方,形象、巧妙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