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导入
声
声
李
清
照
慢
李
清
照
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其词感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李
清
照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李
清
照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李
清
照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作者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深厚;
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
前: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
后: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写作背景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朗读词作
研读词作
直接抒情
齐读词作,结合注释,总结:
1.全词的抒情方式有哪些?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研读词作
划出直接抒情的句子,用一个字概括全词感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比沉痛凄厉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研读词作
间接抒情
齐读词作,结合注释,品味:
2.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研读词作
愁
齐读词作,结合注释,自主品味:
2.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意象,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探索意象所传达的愁绪。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是一种主观感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为何说是“淡酒”?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风
急风花乱落叶飘零,肃杀凄凉心更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雁
1、雁声凄惨
2、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司空曙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和思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雁
作者从北方流寓南方,大雁也从北方来,所以说“旧时相识”。但更深层含义是,当年丈夫数度任职在外,夫妻俩常鸿雁传书,互表情意。如今,旧时相识的大雁飞来了,家乡的音信却不可复得,特别是“寄锦书”的丈夫,再也不能回来了。 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亡国之悲,丧夫之痛,如潮涌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黄花
黄花堆积,落英铺地,风侵雨略,菊花色彩枯干,花瓣飘零而下,一片衰败景象。摘之无趣,更无人共摘。正如衰老憔悴的自己,年华已逝、往事不再。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
梧桐表明她万年孑然一身的孤寂,表现她对丈夫的思念。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细雨
细雨绵延不绝,她的愁她对往事的怀念就绵绵无绝期。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结论:雨滴是哀伤的象征
(明诚)独驰马赴建康陛辞,冒大暑感疾,七月于建康病危,八月卒。(清照)葬毕明诚,金兵已迫建康,清照携带图书出逃。
——李清照《金石录后续》
“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次年赴杭。——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飘零半生的愁苦
故国破碎的悲痛
形单影只的孤寂
词作总结
年老体衰的无奈
愁
意象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
意境指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氛围和境界,是一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登高》中的猿、鸟、落木、长江……构成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
意蕴就是诗文中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情感思想。
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诗词中,作者有意识的选取意象塑造意境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即意蕴。
什么是意象、意境和意蕴呢?三者有什么关系?
作业
想象你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你给妻子写一封回信。尽量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思念之苦,鼓励使用诗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