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这样描述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 。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壹
积累文言字词
贰
理解文章内涵
叁
理清文章思路
肆
感悟作者思想
伍
了解作者生平
【
【
文言常识
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两处。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又名黄州赤壁,就是《赤壁赋》中苏轼所游之地。武赤壁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内,又名周郎赤壁,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此。
【
【
赤壁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苏轼的基本介绍
作者介绍
唐宋八大家 三苏 欧苏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黄”:苏轼、黄庭坚
苏轼的文学成就
文
诗
词
书
作者介绍
苏轼的坎坷一生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问余平生功业,
身如不系之舟。
心似已灰之木,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重点字词
古今异义
千古风流人物:
词类活用
大江东去
樯橹灰飞烟灭
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
今义:常指生活浪漫放荡
名作状,向东
名作状,像灰/烟一样
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1.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包含哪些信息?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1.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包含哪些信息?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写景(陈迹)
抒情(感悟)
怀古(人事)
研读课文
2.这首词写了哪些内容?
上阕写江景,联想到英雄人物——周郎(周瑜);
下阕描写了周瑜的形象,和自己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感受。
上 阙 作者登临古地,所见何景?景物有何特点?
你最喜欢哪句话(或者哪个字)?为什么?
下 阙 下阙所写何人何事?为什么写?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阅读要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
乱
穿
惊
拍
卷
雪
险怪
高峭
汹涌
水石相击
狂澜奔腾
水色纯白
形
声
形
色
夸张
比拟
比喻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基调
豪
迈
奔
放
赤壁壮美如画
研读课文
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笔下的大江景象蕴含着他什么样的情感?面对这样的情景,苏轼想到了什么?
波澜壮阔,雄浑壮美等;
相关词语:大江东去,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千堆雪
情感:豪迈、奔放
联想:英雄人物,豪杰
上
阕
研读课文
3.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其他描写“水”的诗句相比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上
阕
将长江东流不歇的景色与风流人物融合为一,大浪淘沙英雄逝去,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研读课文
4.下阕哪些词语写出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下
阕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意气风发,英姿飒爽,风华正茂;
——英俊儒雅;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年轻有为。
研读课文
5.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想起“公谨”?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下
阕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已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苏轼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以美女衬托英雄;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大将风采形象。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怀古伤己
仰慕
英
雄
对比映衬
研读课文
下
阕
6.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你认为这句话的感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笑什么?怎样的梦?凭吊什么?)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这句话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这句话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实现理想、建功立业。
——对浪淘沙的感慨
——对赤壁壮景的陶醉
——对年少有为之周郎的称赞
——对自我功业未成的自嘲
——对自身过往与风流人物的凭吊
【
【
总结
总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文意理解考查
3.对本词前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线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文意理解考查
2.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情”一词在这里主要指建功立业的愿望。览胜怀古,壮志难酬,“早生华发”使人生悲。
B.词人嘲笑自己怀古忧今,以致“早生华发”,不如举杯对月,了此一生。
C.“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的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一尊还酹江月”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D.这几句词豪放中略见苍凉,显示出词人遭受压抑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文意理解考查
3.对诗句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D.“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业:
1.红对勾相应练习题。
2.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