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仙子舞曲》教学设计
(欣赏课)
乐昌市第三中学:吴彩霞
教学内容:聆听《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目的:
1、欣赏《糖果仙子舞曲》。
2、初步了解芭蕾舞剧,感受《糖果仙子舞曲》优美的情绪。
3、为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学重点:
1、对乐曲进行体验实践,听辨乐曲的情绪。
2、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
教学难点:
听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模式:情景陶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卡片,大歌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洋娃娃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你们说好不好?下面,我请他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胡桃夹子,我的小主人是一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她特别喜欢我,你们喜欢我吗?(学生回答:喜欢),谢谢大家!今天我想带你们去我们‘洋娃娃、小木偶、糖果仙人’的童话王国去玩,你们愿不愿意去?”(学生回答:愿意)可是,要到童话王国可不是很容易的呀?你们要懂音乐才行。先请大家听出下面这段音乐是什么情绪的。
二、新授:
(一)初步欣赏《糖果仙子舞曲》,比较这首乐曲的情绪与《玩具兵进行曲》有什么不同?
播放《玩具兵进行曲》音乐,对比体验,
1、欣赏《玩具兵进行曲》(选自第二册第五课欣赏曲),师生听音乐舞蹈创编音乐。
师:同学们,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糖果仙子要给我们跳个舞,请你们看她跳的是哪一种情绪变化的舞蹈?
2、播放《糖果仙子舞曲》,学生聆听音乐,区分情绪的变化,学生听辨音乐的情绪(优美动听) 。
学生随音乐跳舞(有可能跳得不好,但重要的是他们在听音乐跳)。
《糖果仙子舞曲》————优美
《玩具兵进行曲》————雄壮
3、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多媒体展示课件,看图说故事) 《糖果仙子舞曲》是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洋娃娃和鼠王的故事》改编成,舞剧内容是:有一个叫克拉拉(又名玛丽)的小姑娘,在圣诞节前夕收到许多礼物,她特别喜欢其中一个胡桃夹子洋娃娃。可是,克拉拉的哥哥和其他几个淘气的男孩子抢去弄坏了。晚上,她躺在床上想啊、想啊!朦朦胧胧地进入了梦乡 她发现胡桃夹子洋娃娃变成一个漂亮英俊的王子,邀请她到“童话王国”去漫游仙境。他们一起越过了“冬天的森林”,来到五彩缤纷的“糖果世界”。糖果仙子为欢迎他们的到来,表演了一段独舞,《糖果仙子舞曲》就是这段舞蹈的伴奏音乐。在这首乐曲里,钢片琴奇妙的音响,增添了乐曲虚幻的色彩和仙魔的气氛。这是钢片琴这种乐器首次运用在芭蕾音乐里。舞曲是G大调,2/4拍,开始由弦乐拨奏四小节引子,然后钢琴在提琴拨弦的伴奏下奏出虚幻的第一主题。然后,钢片琴在提琴拨弦的伴奏下,奏出虚幻的第一主题:
再次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
再次欣赏乐曲《糖果仙子舞曲》,引导学生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随音乐,再次聆听,感受乐曲中乐器的音色特点。
5、介绍柴科夫斯基。
6、认识并感受钢片琴的音色。
(二)分段聆听
1. 聆听音乐的力度、节奏、音色,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说一说乐曲的力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聆听钢片琴演奏的旋律,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听出 钢片琴的演奏旋律,并用动作模仿钢片琴的
演奏姿势。
再次聆听,在第三部分时随音乐旋律律动表演。
三、拓展欣赏
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爱丽丝梦游仙境》童话故事。同学们想一想,用一首什么样的乐曲配乐更合适呢?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乐曲《糖果仙子舞曲》,感受到了舞剧音乐的魅力,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音乐文化,掌握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欣赏更多好听的音乐。
板书:
《糖果仙子舞曲》——————优美
〈玩具兵进行曲〉——————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