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辛德勒名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21 06: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辛德勒名单 关 于 电 影: 影片《辛德勒名单》影片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以其极高的艺术性成为94年全球最为瞩目的一部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影片于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上映,当即引起了轰动,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在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辛德勒名单》一片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剪辑等6项金像奖。 对于影片的成就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以此片第一次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他的才华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肯定。 电影语言的运用:1、蒙太奇的手法:
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
例如:我们将母亲在煮菜、洗衣、带小孩、甚至父亲在看报等镜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忙碌”的感觉。??(影片中主要运用在辛德勒的出场等场景。)2、黑白的基调: 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更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极其真实的效果,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但有一个镜头中黑白基调下出现了红色,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中,穿红衣的小女孩与画面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极具艺术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而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她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这一处理手法堪称经典。同时也点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冲击。对于辛德勒来说,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见的犹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中发生的变化。这一镜头具有的深层内蕴和艺术价值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它的艺术性达到了经典的地位。 3、在德国如何对待犹太人的处理上,突出了几个个别人物的死: 独臂老人、女工程师、马房小男孩等。他们的遭遇将犹太人的处境清楚地表现了出来,他们的生命犹如一只蚂蚁,那么轻易地就置于死地,这种“轻易”恰恰表现了德国法西斯的残忍。 字 词
捻(niǎn) 引擎(qíng) 一沓(dá)
惊讶(yà) 濒(bīn)临 噩(è)梦
推搡(sǎng) 罪孽(niè) 噙(qín)
结构
①101—104 :犹太人的惨景触动辛德勒 心灵,决定花钱拯救犹太人。
②105—117:逐步展开的营救活动
105:谈判,高斯、服装厂老板
106—109:拟定名单,尽可能多
110—112:被救人员到达辛德勒的故乡
113—117:出现意外,设法援救误入奥斯维辛斯的人员,最后成功。
文本研习一: 抓住细节,在表现、揣摩中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 (1)分析101—104:这个部分是辛德勒内心挣扎,进行转变的过程。请大家仔细阅读剧本,揣摩人物内心,找一找在这四个镜头中辛德勒几次陷入了深深的思虑之中第一次101:用手捻车盖上飘扬的骨灰后。
第二次102:和高斯站在高处俯视焚尸场,听高斯说这里所有的犹太人将被送去奥斯维辛斯后。
第三次103:和伊特兹哈克谈话后,点了一支烟凝望他。
第四次104:看着成沓的钞票凝望窗外,陷入沉思。(2)请探讨什么使辛德勒不断沉思,他又都在想些什么。
第一次101:漫天飞舞的雪花似的东西,一些孩子在落下的灰烬下玩耍。灰烬落在他们身上,当它们飞掠过焚尸的黑烟,堆积的尸体时,人们突然意识到这竟然是焚烧尸体产生的骨灰,这些东西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满天满地都是,这看似雪花飞舞的地方实则是个地狱,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沉思,阴鸷的气氛也使尚有良知的辛德勒窒息,不得不思考起纳粹的行径是多么残暴,而自己应该又该站在哪一边。
第二次(102):疯狂的德国军官,工业化的焚尸过程。在战争中,很多人都是一边呕吐,一边杀戮,战争使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使一切荒诞变为合理。当辛德勒听见活着的犹太人将被送到奥斯维辛斯时,他知道那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人间地狱,他心中的防线也正在崩溃,这一切让他不得不思考什么才是正常和合理。第三次(103):“特别待遇” 眼看工厂难以为继,辛德勒打算回家乡去,可伊特兹哈克说还可以继续开厂,当然得顾新工人。辛德勒发自内心地感激他。辛德勒和他的朋友在苦笑中都明白“特殊待遇”是一场杀戮,一场真正的折磨。两人都彼此明白今后的命运,这是一场生离死别的开始,只好彼此沉默,辛德勒也猛然被唤醒了什么。第四次(104) :辛德勒已经把过去在犹太人身上赚到的钱筹集了起来,他再次陷入沉思,是在为自己过去的行为忏悔,为自己的决定而自豪,为自己可以拯救上千条生命而高兴,为即将面临的险恶处境而忧心,为可能有的困难未雨绸缪。小 结:在极度压抑的氛围中,世界的毫无理性和荒诞刺激着辛德勒的神经,在这个地狱中他将从一个纳粹再次化身为人,只因为良知的觉醒。作者通过一些细节来展现了这样的转变,品读时要抓住这些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处。文本研习二: 注意电影语言表述的含义。研读105—109,要求能够体会在不断切换的镜头中的人物内心。
A、105—108一共有哪几个场景?每个场景中都发生了哪些主要情节?
B、导演让这些场景相互交叉是为了达到怎样的效果?
C、这些镜头中哪一个场景是出现最多的?为什么这么安排? 文本拓展主要人物的性格探讨:
作品写高斯从对金钱、对犹太人的生命的态度两方面与辛德勒形成鲜明对比,高斯极度的兽性的丑恶反衬了辛德勒崇高的人性之美。
同时,两个人的性格复杂,都有 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美丑
辛德勒是一位商人,也是一名纳粹,他生活放纵,善于交际,曾借助自己在上层社会中的关系而大发战争横财,后因看不惯法西斯的杀人暴行而良心发现,用自己的全部资产建立了“不事生产”的工厂,保护了1000多犹太人的生命。 辛德勒的性格是发展的。在节选部分中,先是惨象引起他内心的震撼,但直到惨剧将要影响到朋友时他才作出抉择。这个抉择的出发点虽有个人的算计,但是当惨剧再一次发生时,他的冒险救人就没有个人私利的考虑了,这样的表现使得人物更真实。 高斯是一个凶残冷酷、贪婪无耻的纳粹分子。 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定的人性,但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兽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不是容易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加深刻。镜头一 救人一命,就是救了全世界。
镜头二历史的这一天场 景与 情 节高斯的阳台上:说服高斯
伊特兹哈克的办公室:列出营救名单
外景——内景:辛德勒在各处奔波筹划
服装加工厂:游说老板加入营救计划场景相互交叉的效果 不断闪现的镜头,叠加的场景,将人物的那种紧张迫切的愿望,对被拯救人数法满足的追求,对时间分分秒秒的计算表现得淋漓尽致,渲染了一种急迫的气氛。 这些镜头中出现最多的场景106伊特兹哈克的办公室中敲打名单的场景出现最多。——那份名单,就是生命;名单之外,即是深渊。这张名单就使整个营救工作的关键,整部电影都是以这张名单命名的,这张名单也常为了影片最终要表现的主题的一种重要负载。它也是整个影片的主线,它的不断出现敲击着观众的心,起到了反复强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