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尺水兴波 起落为澜
---赏析欲扬先抑手法
学习目标
1.温故知新,初识“抑扬”手法。
2.掌握欲扬先抑的特点,学以致用。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
思考:在唐伯虎题这首诗时,以下哪些表情跟诗的句子比较符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寿桃献至亲。
什么是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这种方法可以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和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欲扬先抑的特点:前抑后扬
对比鲜明
合情合理
1.《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先是叙述了长妈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睡相成大字、谋害我的隐鼠 ,后又叙述了长妈妈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让作者“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最真诚的惦念。
二、温故知新 初识“抑扬手法”
先贬长妈妈,后褒扬长妈妈,对比是鲜明而不夸张,感情更是合情合理地变化为更深切的怀念。
《原来,故乡未老》
误解:故乡真的老了。我还记得,儿时青葱的藤,现在蔫蔫地耷在水沟边;曾经的井边是嬉闹的好去处,而今孤零零地守望着这萧索的荒村。
消解:故乡又怎敢老去呢?她害怕我们找不回童年,找不回年轻的岁月,找不到回家的路,认不出她的容颜。
水沟边萌发了新的嫩芽,那是故乡不老的容颜。
矛盾误会+消解矛盾误会
使用“老与不老”的思维矛盾,以“红绳的祝福”为具体的形象,消除误解,形成抑扬,鲜明而合情合理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依然有浓厚人情美的深深的喜悦
《素味暖人心》
现实:“咣”——随着门一关,似是与世隔绝,隔壁住着的是谁?我是毫不关心的,隔壁也是如此的。因只有在电梯碰面时,若有若无的微笑是我们唯一的联系。
美好:隔着蒸腾着热气的素菜火锅,陈奶奶展露着淡淡的模糊的慈祥笑颜,喝一口热汤,在这个寒冷彻骨的春节里,发出“啊”的一声舒展的叹息,心中融融地暖着。
客观真实+美好愿望
使用“冷漠与暖心”的现实与美好间的思维矛盾,以“素菜火锅”的形象,让冷漠变美好,形成先抑后扬,鲜明而合情合理地表达疫情当中相互帮助,互暖人心的美好愿望。
1. 矛盾误会+消解矛盾误会
2. 客观真实+美好愿望
欲扬先抑手法特点:
请以:原来,爱还在为题,续写一个篇段。
三、运用方法,小试牛刀
原来爱还在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似乎不懂得爱。每次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回家的的是妈妈。
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我想请爸爸送我上学。可是爸爸冷冷地说:“你自己去,我没那闲工夫。”
我当时很生气,心想,你是不是我的爸爸?还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要爸爸带我去医院看医生,
可是爸爸却说:“我没时间,他自己去吧。”我一听,眼泪快要流出来了。我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爸爸亲生的?
现在我长大了,开始明白了爸爸的用心。原来(
)。
爸爸是爱我的,只是他的爱不善于用言语表达。
先写出了( 我认为爸爸不关心我,这是抑 )然后紧接着作者通过了2件具体的事例说明了爸爸不是不爱,(而是为了培养我独立,这是对爸爸的褒扬),最后结尾部分写出了(对爸爸的爱,点明中心)。
归纳写法:先抑-后扬(穿插1-2件具体事例进行过渡)-提示主题
四、习作点评
1、有没有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
2、过渡是否自然?
3、是否点明主题(中心)?
4、格式:先( ) 然后 ( )最后( )
范例:
先写出了( )然后紧接着作者通过了( )说明了爸爸不是不爱,( ),最后结尾部分写出了( )
人生四大喜事
五、拓展延申 感悟突转
欲扬先抑的方法小结
一是要有鲜明对比的核心,如例文中“老与不老”“冷漠与温暖”。
二是,要合情合理地发生变化,如例文中借助的“红绳”“素味火锅”。
课后作业:
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续写《原来,爱还在》,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