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6 07:4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程目标
1.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
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认识秦朝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特征、影响。
4.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助分
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让学生认识到秦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秦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影响
难点:统一的历史趋势
新课导学
一、秦的统一
二、秦的暴政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新课导学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1.统一背景
(1)客观条件: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的格局。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概括出秦朝统一的客观条件吗?
公元前770年(春秋)
公元前475年(战国)
(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3)个人才能: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4)变法革新: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秦灭六国后,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北抵长城
南濒南海
东达朝鲜
西到陇西
2.统一进程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策略:远交近攻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1)皇帝制度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3.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特点: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2)三公九卿制
皇 帝
御史大夫
丞 相
太 尉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道)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调迁。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3)郡县制
4. 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
迁徙六国贵族豪强
编制户籍
统一货币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整顿社会风俗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统一文字(小篆)、泰山封禅、焚书坑儒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等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法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统一西南夷
政治
军事
文化
经济
交通
社会
其他
大兴土木,建阿房宫、骊山墓
编制户籍,迁六国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小结
合作探究 一、秦的统一
5.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1)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为后世所沿用。
(2)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有利于
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3)民族关系:结束春秋战国时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开
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合作探究 二、秦的暴政
秦完成统一后实行了哪些残暴统治?
寻仙访药巡游封禅
合作探究 二、秦的暴政
残暴统治的延续——秦二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
秦二世比秦始皇更加残暴
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使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号为“张楚”
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历时15年
合作探究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合作探究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徭役繁重 刑法严苛
复国势力 普遍存在
兵源外调 国内虚防
浩繁工程 经济危机
社会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秦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秦末农民起义
(直接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
失败
刘邦项羽反秦
秦朝
灭亡
秦朝速亡的原因
归纳总结
秦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奠定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政治一统
地方:去分封制,行郡县制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灭掉六国,开疆拓土(地理一统)
奠基
人们渴望
经济发展
(客观条件)
基础雄厚
励精图治(历史条件)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战略条件)
统一车轨
修筑驰道(道路一统)
统一度量
衡与货币(经济一统)
统一文字
颁行法律(文化一统)
从属
秦政的得失与速亡
完成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北击匈奴,南伐越族,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幅员辽阔的疆域
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严刑峻法;赋税繁重;兵役徭役繁重。
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我们应如何评价秦始皇?
练习反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