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2.重庆市 中国古代史二(隋唐至明清时期) 试卷21教育网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
1.(2分)(2022·重庆)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下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21cnjy.com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A.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2.(2分)(2022·重庆)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 2·1·c·n·j·y
A.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3.(2分)(2021·重庆)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地图,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丝绸之路线路图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A.海上交通的繁盛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丝织技术的进步
4.(2分)(2021·重庆)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商铺密布;元朝的大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货物。这表明宋元时期( ) www.21-cn-jy.com
A.都市商业较为发达 B.多个民族政权并存
C.北方经济远超南方 D.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5.(2分)(2022·重庆)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2-1-c-n-j-y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清朝设置台湾府 D.清朝建立台湾省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6.(15分)(2022·重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开始繁荣起来。四川中部、北部的物产经合州运往渝州集结,等到其他地方的物资汇集后再一遭装船出川。21*cnjy*com
——摘编自蓝勇等编著《巴渝历史沿革》等
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内战结束后的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GDP跃升至世界第2位,2021年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提升到18.1%,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火最有潜力市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据刘志成、欧阳慧《把准政策导向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整编
(1)(5分)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
21·cn·jy·com
(2)(5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并指出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
【来源:21cnj*y.co*m】
(3)(5分)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重要意义。
7.(25分)(2022·重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清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其治策主要形成于康熙初年,在康雍乾时期(1662年-1795年)至于宪备,这一时期清廷把较多的精力用于巩固和经营边疆地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清朝在西北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并统一天山北路和南疆;在东北地区清朝加强对俄国蚕食行为的抵抗,通过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的东段边界。雍正帝在西藏始设驻藏大臣。这些做法主要是为巩固边疆地区并加强管理,注意防范来自北部的侵略和威胁……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治策均有重大改变,即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妥协退让,导致边疆地区不断丧权失地……【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方铁《边疆民族史探究》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5分)清朝前期较为积极的治边思想主要形成于康熙初年,后日益完备。
(2)(5分)康雍乾时期,清朝在安定边疆和抵抗外来侵略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
(3)(5分)17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防.
(4)(5分)17、18世纪,清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5分)清朝统治者在治边思想及其治策上,始终保持了一致性。
8.(15分)(2021·重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5分)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伊犁 B.南海诸岛
(2)(5分)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清政府分别管理西藏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省级行政机构名称。
21·世纪*教育网
(3)(5分)根据地图,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分析】 根据“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南北交通,隋朝开凿大运河,江都(今扬州)位于运河与长江的交汇之地,C 项正确;
江都不是隋朝的都城,排除 A 项;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B项;
经济重心在南宋最后完成,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位于运河枢纽的江都(今扬州),经济地位日益重要。【版权所有:21教育】
2.【答案】C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分析】题干“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表明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故C符合题意;
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现象反映的是文化方面,不是经济方面,故B不符合题意;
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藏汉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各国个中国之家的友好往来。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从元朝交通路线图可以看出,元朝击路和海外交通发达,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所以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中外交流发展,B正确;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为陆上交流,排除A ;
三幅图片与世界市场形成、丝织技术的无关,排除CD。
故答案为В。
21*cnjy*com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4.【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商铺密布;元朝的大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货物 ”可知,材料侧重描述的是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的表述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5.【答案】A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进军台湾,赶走了荷兰者,成功收复台湾, A 项正确;
康熙帝统一台湾时打败的是郑氏集团,而不是针对荷兰殖民者,排除 B 项;
清朝设置台湾府,建立台湾省是加强边疆管理的表现,但与进军台湾”正告荷兰殖民者“等信息不同,排除 CD 两项。
故答案为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6.【答案】(1)表现:商品交换活跃度增强;沿江转输贸易发达;渝州等城市开始繁荣。突破: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因素:美国经济重新整合;全国铁路网的兴建。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
(3)条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意义:实现内部经济循环畅通,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宋代的经济发展;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开始繁荣起来。……….”可知,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是商品交换活跃度增强;沿江转输贸易发达;渝州等城市开始繁荣。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是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根据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可知,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是由于美国经济重新整合;全国铁路网的兴建。根据材料二“内战结束后的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エ业化。”可知,美国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化的基本完成。
(3)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可知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根据材料三“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可知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是实现内部经济循环畅通,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点评】 本题考查宋代、美国、我国当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作用。正确理解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关系和影响。
7.【答案】(1)正确
(2)正确
(3)未涉及
(4)正确
(5)错误
【知识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清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其治策主要形成于康熙初年,在康雍乾时期(1662年-1795年)至于完备”可知清朝前期较为积极的治边思想主要形成于康熙初年,后日益完备,故正确。
(2)根据材料“如清朝在西北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并统一天山北路和南疆;在东北地区清朝加强对俄国蚕食行为的抵抗,通过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的东段边界,雍正帝在西藏始设驻藏大臣”可知,康雍乾时期,清朝在安定边疆和抵抗外来侵略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故正确。
(3)17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防的说法材料中没有涉及,故未涉及。
(4)根据材料“在康雍乾时期(1662年-1795年)至于完备,这一时期清廷把较多的精力用于巩固和经营边疆地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知,17、18世纪,清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故正确。
(5)根据材料“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治策均有重大改变”可知清朝统治者在治边思想及其治策上有了改变,故“清朝统治者在治边思想及其治策上,始终保持了一致性”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故错误。
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康雍乾时期,清朝在安定边疆和抵抗外来侵略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清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答案】(1)上框:A:下框:B。
(2)驻藏大臣;福建省。
(3)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疆域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知识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 (1)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部,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故 A 填入上框, B 填入下框。
(2)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分别管理西藏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省级行政机构名称是驻藏大臣、福建省。
(3)根据地图,我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65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0(15.4%)
主观题(占比) 55.0(84.6%)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5(62.5%)
主观题(占比) 3(37.5%)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材料分析题 3(37.5%) 55.0(84.6%)
单选题 5(62.5%) 10.0(15.4%)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37.5%)
2 容易 (50.0%)
3 困难 (12.5%)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0(23.1%) 6
2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25.0(38.5%) 7
3 大运河的开通 2.0(3.1%) 1
4 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15.0(23.1%) 8
5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17.0(26.2%) 5,8
6 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15.0(23.1%) 8
7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2.0(3.1%) 3
8 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2.0(3.1%) 2
9 宋代的经济发展 17.0(26.2%) 4,6
10 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15.0(23.1%) 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