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4、赏析文章的语言美,通过仿写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2、 理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发言)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看一看他是怎么处理说和做的。
二、资料读演,资源共享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全班共同交流,互动互学,教师酌情提供相关资料。
1、关于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后,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臧克家
臧克家,现代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表情朗读。教师可做相应的朗读指导,如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其余学生评议。
3、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理清文章思路。
【活动设计】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读课文,看看文章叙述了哪几件事,然后以“闻一多先生的故事”为题进行口头演讲。
学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学评价,教师可做相应的指导。
内容提示:
《唐诗杂论》
学者 《楚词校补》 三本书
《古典新义》
闻一多
起稿政治传单
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三件事
参加游行示威
4、整体感悟,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细读课文,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大意。
⑴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请谈谈你的认识。
⑵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何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不同一般人之处?
【设计说明】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必要时,教师可说出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
明确:⑴作者用闻一多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先生“学者的方面”;下半部分写闻一多“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作者在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⑵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后期 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却是始终的言行一致。
⑶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而一般人先说后做,说了不做。
四、课堂小结
阅读文章,理清思路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注意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注意过渡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意。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指名男同学朗读1︿﹀7段,思考以下问题
⑴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词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⑵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全班最后交流。
⑴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研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来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驾驭材料的协作功力。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写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作者选材、剪裁的方法看,我们受益匪浅。以前写文章只愁没得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入文,哪管什么中心,详略安排,以后应该学着点。
⑵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读书而崛起”等等皆可。
2、指名女同学朗读8︿﹀20段,思考以下问题
⑴第11节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请想象闻先生讲的什么话?
⑵联系时代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
⑶文中有一段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描写,你能找出来吗?并理解其作用。
【设计说明】学生精读语段,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小组长总结。各小组组长自愿上讲台展示小组研讨成果,其余小组评议,然后选出最佳学习小组。
活动成果展示:⑴闻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之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
⑵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也就必须以生命为代价,要不只有明哲保身,保持缄默。
⑶“他走到游行示威的队伍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想象再现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二、学生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活动说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文学的审美是一种个体化的活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用自己的思维去考虑,用的心灵去感受。
2、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句话,按照“我欣赏 ,因为他具有 美,体现在 ”的句式说话。
【活动说明】学生自由发言,并集体评议,选出四位最佳发言人,教师予以表扬。
教师总结:散文中适当的运用诗意的语言能增添文章的浓度,更生动更形象更深刻地表现歌颂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主题,并且以包孕的激情给人以激励、鼓舞和感染。
【设计意图】今天学习文章用的是“语感品读法”,它能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与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质疑问难
学生每人提一个最想得到解答的问题,可以指名请教同学或向老师提问。
四、课外拓展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等
五、课堂小结
闻一多既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