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印、美钢产量(人均)和发电量(人均)比较图”,我们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工业水平极其落后
B.这是我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的重要依据
C.为了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D.长期的战乱、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2.8万名中国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前往苏联受训。156个苏联援助的工厂各有关厂长、总工程师和大批工人在苏联的工厂接受专门训练;长春汽车制造厂派500人前往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受训。”中国政府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 )
A.培养大批的建设人才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D.实现国防现代化
3.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编制和实施计划规划。“一五”计划实施的重点是 ( )
A.发展轻工业、商业 B.发展农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发展重工业
4.“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应该是 (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右图是为纪念某一交通成就而于1957年发行的邮票,这一成就将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连接在了一起,在华中地区建立起联系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这一成就”是 ( )
A.川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
C.青藏铁路
D.南京长江大桥
6.下面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一五”计划的实施
7.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 (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8.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 ( )
A.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D.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了哪些准备。
材料二 经过五年经济建设,不仅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1952年的41.5%提高到1957年的 56.5%,而且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高。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到60%以上。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
——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 一九五三至五七,“一五”计划宏图启,一化三改展体翼,重工优先东北地,苏联援助贡献大,党和政府谋划细,制度优越人积极,超额完成创奇迹。
(3)依据材料三,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创奇迹”的原因。
材料四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发生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
1.观察右图,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
A.“一五”计划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重大成就
B.“一五”计划胜利完成得益于苏联的大力帮助
C.抗美援朝为“一五”计划的实施赢得和平环境
D.“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项目在全国分布均匀
2.识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a)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图(b)制度的确立都与哪一会议有关 图(a)反映了我国1954年宪法的哪一性质
(2)依据图(b),请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一简要介绍。
(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答案
【基础过关·巧练】
农业国 工业水平 1953 1957 重工业 工业化 建设人才 工业 长春 武汉长江大桥 超额 工业落后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4 社会主义类型 毛泽东 周恩来 人民代表大会 根本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能力达标·必练】
1.C 2.A 3.D 4.B 5.B 6.D 7.B 8.B
9.(1)实现国家工业化。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工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工人劳动生产率等都有明显提高。
(3)苏联的援助;党和政府的精细谋划;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4)改变了我国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素养拔高·选练】
1.A
2.(1)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