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6 10:41:45

文档简介

吕梁市2021一2022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木考试试题
语文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数字蝶介时代,随着信息和蝶介技术的发展,小说和影视等不少传统文艺创作都转到了数
宇媒介平台上,涌现出各种新的文艺形态。面对数字媒介时代日益丰富且不断变化的文艺表现形
态,我们亟须以相应的文艺批评话语来更好地引导创作、多出精品,从而提高和引领社会的审美
风尚。
、3
数字媒介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借助新的数字媒介平台迅速参与到文艺创作过程中,“人
人都是文艺家”仿佛已成为现实。原先文艺批评多由学院派的专业人士承担,他们往往以权威眼
光对文艺作品加以专业化评判。在电视时代,由于电视影响的扩大,文艺创作者和批评家之间的
二元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阐释,在他看来,“随着
电视在传播工具领域的相对力量的不断扩大和商业因素对占有统治地位的电视的控制的不断加
强,造成了另外一个更加难以控制的后果,那就是电视从它所采取的一种文化行动策略转向了某
种自发主义的蛊惑术”。这个时期,学院派的“专业主义批评”受到了很大挑战,电视是“注意力经
济”和“眼球文化”,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由“电视知识分子”操控的文艺批评喜欢玩弄噱头,缺少深
思熟虑和严谨性,但却左右着大众的文化和审美趣味。:
如今,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文艺创作和批评都越来越容易,学院派批评家一统天下的
“专业主义批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电视时代那种传媒拥有绝对霸权的“电视批评”也不复存在,
真正的“大众批评”时代已经来临。在“大众批评”时代,每个批评者都可以利用自媒体或机构性的
数字媒介平台参与发声,对各种文艺现象发表评论。由此,不同层次的批评话语交织在一起,构成
了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话语众声喧哗的复调结构和杂沓景观一感性化、情绪化、碎片化和
娱乐性的批评话语与理性化、专业化、系统化和严肃性的批评话语交织共存。因此,在数字媒介时
代,构建理性的大众批评话语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注重娱乐性与专业性相辅相成。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众狂欢”的时代,人们经常在朋
友圈、自媒体公众号等数字媒介平台发表一些感性化的、情绪化的甚至是发泄式的言论。文艺批
评也不例外,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话语时常注重流量,追求娱乐性质。为了追求“眼球效应”,
一些文艺批评话语有时充斥着“吐槽”“毒舌”和“漫骂”的味道。在此情况下,严肃的、理性的和专
业的批评话语不可或缺。专业化的文艺批评要在数字媒介时代引领公民正常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上发挥应有作用。
其次,坚持个人批评与大众批评相互结合。在众声喧哗的“大众批评”话语中,具有真知灼见
的、有专业精神的独立批评话语并不多见,且很容易淹没在浩瀚的大众批评话语之中,进而导致
一些真正好的作品得不到大众认可。在此情况下,应将批评的独立性和大众性相结合,既要有独
立的批评精神,也要兼顾社会公众的审美情趣。盖
再次,实现技术性与审美性相得益影。在数字媒介时代,文艺批评的话语方式很容易受到媒
介技术的影响,数字媒介技术本身也深深地镶嵌于文艺批评话语之中,甚至技术话语大有取代审
高一语文
第1页(共8页)
可日
0000000吕梁市2021 — 2022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只要……就……”关系不成立,“将批评的独立性和大众性相结合”是批评作品能得到大众认可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B解析:第二段以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的阐释,是为了论证电视时代,文艺创作者和批评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
3.C 解析:A选项中,“成为必然”不对,应该是“成为可能”;B选项将未然性说成了已然性;D选项在文中未提到。
4.C解析:“原因是……”错误,从材料二第三段的内容可知,“一人食”和“懒宅经济”的兴起进一步催化了预制菜市场的发展,但预制菜市场“成为‘新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5.B解析:A项,“受疫情影响,生鲜电商平台和传统餐企们的经营越来越困难”错误,从材料二第二段可知,材料中只是说“传统餐企们”广受疫情影响而经营困难,不包括“生鲜电商平台”;C项,“预制菜属于重资产模式”错误曲解文意,从材料四第四段来看,预制菜行业由于各种问题导致行业倾向于重资产模式,但不能因此说“预制菜属于重资产模式”;D项,“‘钱大妈大厨菜’‘快手菜’成为市场上最有力的竞争者”于文无据,从材料四来看,“钱大妈大厨菜”“快手菜”只是被用来举例说明预制菜市场竞争激烈。
6.①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避免菜品同质化;②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控,提升冷冻保存技术,确保食品安全;③制订产品标准,建立生产规范,提升产品质量。(题干实际要求从企业的角度回答怎样解决预制菜行业面临的问题,首先找到材料中预制菜市场存在的问题。当前预制菜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三和四,但要辨别哪些是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
7.B解析:这一段描写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
8.①开头“震耳欲聋的巨响”是听觉描写,把爆炸声音之大、范围之广、冲击力之强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来,表现了战争的激烈,为后文人物的命运结局埋下伏笔。
②“一片杏黄的暖色”是视觉描写,预示着情节的变化,为接下来“她”母性的抚摸作铺垫。
③她“摩擦着那些面皮,就像摩擦着绸缎”是触觉描写,这段雪中唯美抚摸图,令人痛惜、心碎,母亲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死了,她怀着希望一遍又一遍抚摸好似睡着的儿子。
④当打开尸体席子的时候,“一道灿烂的绿光”是视觉描写,既指战士的绿军装,也象征战士生机勃勃的生命,可惜战争却把这活生生的生命摧残了,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对战争的批判更深刻。
(每点2分,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9.①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孩子”可以看出孙大娘对死去的孩子的同情和悲悯。(2分)
②第三处的“孩子”表现了孙大娘以爱子之心去善待一个被看作敌人的死者,为他换衣服、擦洗,并为他准备棺材,体现出母亲的博爱胸怀。(2分)
③文中孙大娘这三次对“孩子”的称呼,展示出人性的美好和战争的残酷。(2分)
10.C解析:即夜易夷兵,皆以精兵守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
11.B解析:追比,就是地方官限期缴税、交差等,过期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比肩接踵的比是靠近,挨着的意思。
12.A解析:“因为失职而被吴主征召”概述错误。依据原文“自以失职”可知,吴主征召步阐入朝,并没有说明原因,而步阐却猜测自己是因公事失职而被征召。
13.(1)众将都想攻打步阐,陆抗想使众人心服,就听任他们进行一次攻击,果然没有取胜(服,使……心服,使动用法。听,听任。果,果然。各1分)
(2)陆抗向东返回乐乡,脸上没有骄傲自满的神情,还像以往一样谦虚(东,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矜色,骄傲自满的神情。谦冲,谦虚。各1分)
(3)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为……所,被动句。劫,胁迫,挟持。日,月,名词作状语,天天,月月。各1分)
参考译文:
晋武帝泰始八年秋季八月,吴主征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世代居住在西陵,突然被召,以为是自己失职,而且害怕有人尽了谗言,九月,占据西陵城投降晋国。
晋武帝泰始八年冬季十月,吴国陆抗听到步阐背叛的消息,马上派遣将军左奕、吾彦等去讨伐。晋武帝派遣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迎接步阐,车骑将军羊祜统率步兵进攻江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攻打建平来救援步阐。陆抗命令西陵各军筑造高峻的围墙,内可用来围困步阐,外可以此抵御晋兵。陆抗白天黑夜地催促逼迫修筑围墙,就好像敌人已经到来,众人为此异常劳苦。诸位将领进谏说:“当前应乘三军的锐气,急速攻打步阐,等晋军的救兵到来,必定已攻克西陵,何必修筑长围,使士兵、百姓的气力都疲惫呢!”陆抗说:“西陵城所处的地势已是很坚固了,粮谷又充足,况且所有守备防御的设施、器具,都是我早先在西陵任职时所规划设置的,现在反过来攻打它,不可能很快取胜。晋兵到来而我们没有防备,内外受敌,靠什么来抵御?”诸将都想攻打步阐,陆抗想使众人心服,就听任他们进行一次攻击,果然没有取胜。对西陵包围的围墙刚刚合拢,羊祜的五万兵就到了江陵。诸位将官都认为陆抗不适宜去西陵。陆抗说:“江陵城池坚固,兵马充足,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假如敌人得到了江陵,必然守不住,我们的损失小。如果晋兵占据了西陵,那么南山的众多夷人都会骚乱动摇,这样的话,祸患就不可估量了。”于是,亲自率领部众奔赴西陵。
当初,陆抗因江陵的北面道路平坦易行,命令江陵督张咸兴造大坝阻断水流,浸润平地以断绝敌人侵犯和内部叛乱。羊祜想依靠大坝阻住的水用船运送粮草,就故意扬言要破坏水坝来让步兵通行。陆抗听到这个消息,让张咸急速毁坏大坝。诸将都迷感不解,多次谏阻陆抗也不听。羊祜到了当阳,听说大坝已毁,只好改变船运的计划,用车子运粮,耗费了许多人力和时间。将军朱乔营中的都督俞赞逃到了杨肇那里。陆抗说:“俞赞是军队中的旧官吏,了解我军虚实。我常常担心夷兵平时没有挑选后加以训练,敌人如果攻打围墙,必定先打夷兵防守的地方。”于是当夜更换夷兵,全都用精兵把守。第二天,杨肇果然攻打原来夷兵防守的地方,陆抗下令反击,利箭、巨石像雨点一样袭来,杨肇的部众死伤者一个接一个。十二月,杨肇无计可施,在夜里逃走。陆抗想追杨肇,又担心步阐积蓄力量,窥伺时机(出兵),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分开对付两头,就只擂鼓警戒部众,做出好像要追击的样子。杨肇的部众恐惧,全都丢弃铠甲脱身而逃。陆抗派轻装部队追赶他们,杨肇的军队大败,羊祜等人都带领军队撤退。陆抗于是攻克西陵,杀死步阐以及与他同谋的将吏共几十人,全都诛灭三族。陆抗向东返回乐乡,脸上没有骄傲自满的神情,还像以往一样谦虚。吴主加封陆抗为都护。
14.D解析:本诗将史、景、情相结合来抒发情感,借景抒情不是主要手法。
15.①同:两句都借草木茂盛来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2分)
②异:“故垒萧萧芦荻秋”,诗人借古讽今,警示唐朝统治者要提防藩镇割据的影响,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情感较为低沉。(2分)
“但寒烟衰草凝绿”诗人借景抒情,诗人认为千百年来人们不吸取教训的感叹毫无意义,劝谏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有所作为,情感积极向上。(2分)
16.(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3)莫春者,春服既成
17.答案①割舍不开(息息相关也可)②无时无刻③理所当然(自然而然、顺理成章都可)
18.①比喻(1分),将陶渊明比作隐隐高峰,突出了其不易被人发现、关注的原因(1分)。②连用五个排比句(1分),强调陶渊明彻底的投身自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归于自然(1分)。
(意思对即可)
19.①或许会让人以为是知识分享的课堂②转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③离不开功底强大的团队(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系公司旗下教师”②“他们语言流畅……”③“显示出……能力和……知识储备”(每处1分)
21.双语带货直播“火出圈”,转型还需底子硬路子新(答出关键词“火出圈”1分,“底子硬路子新”1分,表述清楚2分,意思对即可)
22.【评分建议】
参考立意:
(1)懂得尊重别人;
(2)把别人放在心上;
(3)懂得不让人为难;
(4)替他人着想的善良;
(5)不以身贵而贱人的教养。
(其它立意,与材料内涵吻合也可)
评分标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