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3-06-21 2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
了解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掌握保存信息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信息需求,总结一般规律,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对信息进行有效整理的良好素养。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
1、学会对所需信息进行确定
2、使学生明确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3、使学生了解信息采集的多种途径。
教学难点:
1、能采用合适的方法途径获取信息;
2、学会整理信息并保存在计算机中。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分析归纳、实践操作、欣赏作品、探究讨论等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语言的诞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通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孵化。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4、信息技术的应用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消极。
二、进入新课: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交流: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关于教师节的信息采集卡内容的填写,初步讲述如何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的情况,如在除了表格上给出的项目之外,你又增加了哪些项目,如何确定的?你是从哪里找到相关内容的?通过哪些手段采集的等等?
(教师要事先略微看一下学生的作业情况,找一些做的较好的同学讲述,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
活动:指导同学们快速阅读2.1.1节内容,并对照自己的课前作业进行思考讨论,是否是这样一个理性的过程。
分析:教师根据前面的学生作业及学生讲述情况,归纳总结出确定信息需求的要素。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
(3)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2、确定信息来源
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2.1.2节内容,并对照自己的作业,准确确定自己所填写内容的来源,对学生进行提问式交流。
分析:这里我们可以预测,对于布置的作业,可能部分同学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所以这里要明确指出,网络只是信息来源的一个方面,信息来源的范围很大,如第一章时我们看到长城烽火台的图片,这就是直接通过事物本身看到信息。
小结:信息来源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书中所列的媒体、他人、事物本身。
注意:为了使采集到的信息更具说服力,选择信息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可靠的信息源,同时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避免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
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2.1.3节内容,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交流各自的信息采集方法与使用的工具。
分析:通过上面的内容“确定信息来源”,加上阅读交流,学生很容易就明白采集信息的方法:
(1)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
(2)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3)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信息采集的原则是:(1)主动及时原则;(2)真实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全面系统性原则
拓展:从学生常见的MP3说起,主要谈谈MP3的录音功能,同学们大多都用过或见过MP3,听歌的居多,但录音的较少,估计学生都比较有兴趣。接下来简介采集信息的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如: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
4、保存信息
有效获取信息后就要学会保存信息,采集来的信息往往比较零散杂乱,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以便更好的使用这些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由于采集到的信息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采集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编号,并按信息内容、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以方便调阅和使用。
(2)输入计算机保存
收集并整理好的信息保存到计算机里面可以方便我们进一步处理,也是越来越普遍的保存信息的方法。我们可以按采集到信息的不同类别,将他们分类保存,文件的管理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文件夹对不同类型的文件或不同用途的文件分类存储。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大量同类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
三、思考:
1、提倡学生互帮互助
考虑到一些零起点的学生,教师要通过观察确定出程度较好的同学为“帮助游动哨”,因为对于高一的学生,肯定有程度较好的与一点都不会的,对于一点都不会的,如果光靠老师一个人来个别指导,会影响整个上课进度,所以要提倡同学之间的互助。
2、避免单纯操作讲解
本节课可以说是高一第一次上机操作,而且是综合性操作,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多,细细算来:有Windows文件夹、Word的使用、输入法的使用、IE浏览器的使用、网页内容的复制与下载(有同学在表格中插入相关图片)等。我的想法是,没有必要过多的在技术细节讲解过多,只要让大家知道怎么做就行了,其它更深入的内容,任其做之,只要达到基本目的(最后作品能够完成并上传)
教学反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