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 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推理能力。
3.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鸡兔同笼”,感受化繁为简。
1、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里面记载了一道跟鸡兔有关的数学趣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让学生说说题意,然后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我们今天就是要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同学们大胆猜看看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猜也要有水平的猜,鸡和兔的只数加起来要是?(35)
刚才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我们验证后发现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猜对呢?(数太大了)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能够猜对?(数小一些)那咱们就把数字改小些,从简单问题入手。
二、自主探究,多方法解决
1、课件出示:鸡兔同笼, 从上面数,有 7 个头。 猜一猜,可能有几只鸡?几只兔?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鸡、兔数量,按顺序排列(如图所示)。
追问这些情况下脚有几只,怎么算的?
3、刚才大家列举了鸡和兔的各种情况,那么笼子里到底有几只鸡几只兔能确定吗?(不能,还缺少条件)
课件出示补充条件:从下面数共有20只脚。找到正确答案了吗?
像这位同学这样先将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序的在表格中列举出来,通过排除,最后找到正确答案,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列表法。
同学们再来观察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对比发现规律:增加 1 只鸡,减少 1 只兔,脚的数量减少2(反之脚的数量增加 2)。
结合课件(画图:展现添上 2 只脚和去掉 2 只脚的过程),直观理解这个道理,最终归结为:把 1 只兔换成 1 只鸡,脚减少 2;把 1 只鸡换成 1 只兔,脚增加 2。
我们用列表法解决孙子算经里的古题怎么样?(用列表法解决太麻烦了,耗时)
4.出示学习单: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独立思考,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可以根据学习单上的提示,动手画一画,结合画图的过程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开始吧!
5、交流反馈
(一)画图法
生1:采用画图的方法,先画出7只鸡,每只鸡两只脚,总共14只脚,比题目的少了20-14=6只脚,所以我把3只鸡加上2只脚,换成了3只兔。
师:检查一下脚的只数是否正确?
生:3×4=12只,4×2=8只,12+8=20只,正确。
生2:我先画了7只兔,总共28只脚,多出了8只脚,所以去掉4只兔子,变成4只鸡,所以鸡4只,兔3只。
哪位同学看懂了她的方法,再来说一说!
(二)假设法
生3:我直接通过列式计算得到,如果笼子里全是鸡,那么就有7×2=14只脚,这样就比实际的差了20-14=6只脚,把1只鸡换成1只兔就能多两只脚,所以用6÷2=3只,把3只鸡换成3只兔,所以笼子里有4只鸡,3只兔。
谁听懂了他的方法,举个手,没听懂的也没关系,我们来看课件。
这样的方法就叫假设法。除了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我们还可以假设笼子里都是兔,谁是这样想的呢?来说一说吧。
同学们。我们求出来的答案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证下。
三、练习,巩固方法
1..基础练习。
(1)再出示《孙子算经》中的问题请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重点让学生说清算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列表法、假设法求解鸡兔同笼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研究。
教学反思:
虽然课已经上完,但是我们的教学工作并没有结束,我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自我反思、总结的时候了。
从一开始就让我对本课的教学倍感压力,鸡兔同笼一直都是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的知识。其实假设法、画图法等与列表法并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几部分,而恰恰相反的,假设法、画图法与列表法一样都是在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从列表法入手,然后觉得数字大的时候图表法不方便,再用上画图法,结合画图法学习假设法, 最后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来设计教学,效果较好,然而在上课时,还是过于着急,没有放手让学生充分思考,对于假设法的讲解还不够透彻精炼,语言方面还需细细琢磨才能起到引导作用。
教师评课:
1、课堂再紧凑些,时间上较为紧张。
2、从列表法过渡到假设法过于着急讲解还不够透彻精炼,应多让学生表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