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21 22:1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延安,我把你追寻写作背景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动,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到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了解延安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读下列词语
满目琳琅 窑洞 明媚
翩翩起舞 茅屋 犹豫 多音字场chǎng 场所 chàng 场院厦shà 广厦 xià 厦门1、近义词
满目琳琅—美不胜收 顶天立地—气概不凡
犹豫——踌躇 茁壮——健壮
2、反义词
犹豫——果断 茁壮——柔弱
满目琳琅—疮痍满目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了解全诗的内容,读出对延安的精神赞美。
3、感受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赞美之情。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全诗,读准字音。
2、有感情的朗读诗,为什么这首诗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
3、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读课文,说说诗人走进延安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追寻延安实际上是在追寻什么?从这首诗里,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2)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3)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4)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开荒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旧址处于两座大山脚下,左边叫脑畔山,右边叫花豹山,一条小沟从林中穿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里曾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总部所在地。王家坪革命旧址分为南北两院,人们一般称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
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约2.5公里处,原是一处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及主要领导在这里居住。在此期间,领导解放区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展开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党代会;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也是在这里召开的。 宝塔山拓展与运用
联系学习与生活,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