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
化 学 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上填写本人姓名,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本人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所选项方框涂黑。若修改答案,应使用橡皮将不选项方框的涂点擦干净。
3.非选择题的答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书写答案,在题号指定答题区域以外及草稿纸、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卷 选择题(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NO2 B.SO2 C.PM2.5 D.N2
2.认识危险品标志非常重要。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CaCl2溶液 B.蔗糖溶液
C.CuSO4溶液 D.Fe(OH)3胶体
4.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以硫为原料制硫酸 B.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铁在商代用于铸造司母戊鼎 D.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
5.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则标准状况下2molO2所占的体积约是
A.2.24L B.4.48L C.22.4L D.44.8L
6.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3 + H2O = H2SO4 B.NH4Cl NH3↑+ HCl↑
C.Fe + CuSO4 = FeSO4 + Cu D.NaOH + HNO3 = NaNO3 + H2O
7.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烧瓶 C.容量瓶 D.胶头滴管
8.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A.Al2O3 B.Fe2O3 C.SiO2 D.SO2
9.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A.第3周期,第ⅢA族 B.第5周期,第ⅤA族
C.第5周期,第ⅢA族 D.第3周期,第ⅤA族
10.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Cl B.Mg C.HCl D.CaO
1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核素Al的质子数为
A.13 B.14 C.27 D.40
O
F
S
Cl
1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A.O B.F
C.S D.Cl
13.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易溶于水 B.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C.是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D.能使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4.既属于有机物,又属于酸的是
A.H2SO4 B.CH2=CH2 C.CH3COOH D.CH3CH2OH
15.下列物质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A.水 B.煤油 C.盐酸 D.乙醇
16.化学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的离子方程式是
A.CO + 2H+ = H2O + CO2↑
B.CO + H+ = H2O + CO2↑
C.CO + 2HCl = 2Cl- + H2O + CO2↑
D.Na2CO3 + 2H+ = 2Na+ + H2O + CO2↑
第二卷 非选择题(52分)
本卷共4题,其中第17、18题为必答案题,第19、20题为选答题。
17.(10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当装置B中充满 色气体时,说明氯气收集满了。
(3)装置C的作用是 (只有一项正确,填序号)。
①干燥气体 ②吸收尾气 ③防止倒吸
(4)装置C的烧杯中可以得到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氯气可以与溴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NaBr + Cl2 = 2NaCl + Br2 ,在该反应中氯气作
剂(填“氧化”或“还原”)。
18.(10分)
(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的对照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金属质量
/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反应前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1
0.10
丝
0.5
50
20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50
3
0.10
丝
1.0
50
20
125
4
0.10
丝
1.0
50
35
50
对比实验1和3,表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此外,该实验表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说出一种即可)。
(2)用右图原电池装置可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此装置可以把
化学能转化为 能,其中铁作 (填“负极”或“正极”)。
(3)举出生活中你熟悉的一种电池 。
模块选考题
温馨提示:以下为模块选考题,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模块答题。作答时务必在答题卡上所选答题号右侧方框里打“√”,不选或多选则按排在前面的一个模块记分。其中第19—Ⅰ题和20—Ⅰ题的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化学与生活》
19—Ⅰ(16分)学好《化学与生活》,形成更加科学的生活方式。
(1)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是
A.潮汐 B.雾霾 C.雨后彩虹 D.溶洞形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剂和防腐剂
B.淀粉在人体中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而被吸收
C.多吃含钙丰富的豆腐可预防骨质疏松
D.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鱼肝油可预防坏血病
(3)下列情况中。铁制品最易被腐蚀的是
A.酸雨地区的铁塔 B.干旱沙漠中的管道 C.焊锌的船体 D.刷漆的护栏
(4)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现有以下食材:大米、海虾、豆腐、西红柿、鸡蛋、青菜、花生油(必需的调味品等畏料略)。某学生想自制一份营养午餐,他已从中选择了2种食材:花生油、西红柿。请你从上述食材中再补充2种: 、 ,使午餐营养均衡。
19—Ⅱ (16分)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某住宅小区清理出以下垃圾:
a.废纸 b.剩菜剩饭、瓜果皮 c.废旧电池 d.废玻璃瓶 e.废橡胶手套 f.一次性塑料饭盒。请用相应的字母填空。
①其中可投入有 标志垃圾箱的是 。
②其中适宜堆肥处理的垃圾是 。
③将垃圾按组成材料分类,其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④随意丢弃 ,会造成白色污染。
(2)某品牌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主要成分是亚铁盐(如FeSO4),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该药品是否因氧化而变质。
[实验步骤]取1~2粒药片,研磨,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1~2滴KSCN溶液。
[实验现象] ①溶液变成 色。
[实验结论]药品已氧化变质。
[拓展应用] ②保存该药品时应注意 。
③已知Fe2+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服用补铁剂的同时配以一定量的维生素C效果更好,这一过程体现了维生素C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④生活中可通过摄入富含铁的食物来补充铁元素,下列食物中富含铁元素和是
(填食物编号)。
a. 动物肝脏 b.小白菜 c.大米
《化学与技术》
20—Ⅰ(16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钢化玻璃具有高强度、抗震裂的性能,它适合用于制作
A.太阳能电池 B.高压输电线 C.汽车挡风窗 D.磁性合金
(2)聚乙烯是一种常用塑料,由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反应类型是
A.加成聚合反应 B.缩合聚合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3)下列关于化学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净化水时,使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高炉炼铁时,所有原料均从炉体底部加入
C.硫酸工业中,采用循环操作会使催化剂中毒
D.石油工业中,通过催化裂化来提高汽油产量
(4)为了缓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人们研究用淀粉为原料代替发泡材料生产一次性快餐盒,其优点是 ;但是,目前人们大量使用塑料代替木材制作椅凳,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20—Ⅱ (16分)化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促进了工业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1)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 ,如图为合成氨工业的简单流程。
①工业合成氨属于 (填“自然固氮”或“人工固氮”)。
②对合成塔出来的气体进行冷凝,目的是 。
③铁触媒的作用是 。
④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气体为 。
(2)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氯碱工业是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下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①通电时,Cl2在 (填“阳极”或“阴极”)产生。
②H2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试举一例 。
③离子交换膜所起的作用是 (选填编号)。
a.作为电极让离子在其表面放电
b.让Na+穿过膜进入阴极室得到NaOH
c.避免H2与Cl2混合遇光发生爆炸
④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技术,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有 (填一种即可)。
海南省2013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
化学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给分
第一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C
D
C
B
A
D
C
A
B
B
C
B
A
第二卷 非选择题
第17、18题每空2分
17.(1)分液漏斗 (2)黄绿 (3)②
(4)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5)氧化
18.(1)浓度;温度(或固体表面积)
(2)电;负极
(3)干电池(或蓄电池、燃料电池等,合理即给分)
选考模块选择题每小题4分,填空题每空2分
《化学与生活》
19—Ⅰ(16分)
(1)B (2)D (3)A
(4)大米、鸡蛋(或豆腐、海虾,写其他不给分)
19—Ⅱ (16分)
(1)①b ②b ③d ④f
(2)①血红(或红) ②密封或制成糖衣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③还原性 ④a
《化学与技术》
20—Ⅰ(16分)
(1)C (2)A (3)D
(4)容易降解,利于环境保护; 塑料产品成本低(或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或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
20—Ⅱ (16分)
(1)①人工固氮 ②将氨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 ③加快反应速率 ④N2、H2
(2)①阳极 ②填充气球(或还原剂、火箭燃料等) ③b、c ④铝(或钠、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