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单元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写道:“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英国为例,与其政治制度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宪章运动 D.殖民扩张
2.下面是小华同学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所做的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历史背景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C 开始标志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为共和国
D 历史影响 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3.英国的宪政体制加强了国家实力,并开创了一套新的政治框架,促使商人之活跃程度超过了欧洲以往任何时期。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C.是一次重大商业革命 D.使英国成为头号强国
4.1775年,北美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对手下将士们说:“我们拿起武器是为了捍卫我们的自由和财产,保护我们的妻儿,决定他们的生死,希望有朝一日美利坚人可以分享共同的情感,充分享受由政府带来的福祉。”华盛顿意在阐述 ( )
A.北美独立战争的必要性 B.南北实现统一的正当性
C.美国联邦政府的民主性 D.制定联邦宪法的重要性
5.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面时间轴中,与②对应的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拿破仑建立帝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保护各州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反对贵族和专制,又害怕混乱无序的“暴民政治”。为此,1787年宪法采取了 ( )
A.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
C.分权制衡 D.人民主权
7.“独立战争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旧制度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奴隶制契约也基本上被废除。”材料充分说明独立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是 ( )
A.获得国家独立 B.促进经济发展
C.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D.成为世界霸主
8.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9.法国革命走出了一条与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迥异的道路而成为人类历史上真正的“革命”。这是因为法国革命 ( )
A.颁布《人权宣言》 B.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C.颁布《法国民法典》 D.彻底摧毁封建制度
10.“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 ( )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B.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11.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飞机
12.“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C.瓦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3.观察下图,造成英国煤、铁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应是 ( )
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殖民掠夺
14.1848年,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欧洲出现:“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声音”来自 ( )
《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5.列宁说:“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据此,他阐述了 ( )
A.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C.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三 见右图
材料四 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他主动放弃了继续竞选美国总统的权利。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华盛顿与拿破仑一生中最主要的贡献。(6分)
(2)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华盛顿与拿破仑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4分)
(3)比较材料三、材料四,说一说拿破仑与华盛顿的不同之处。你更欣赏谁的做法 (6分)
(4)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6分)
17.(18分)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来临,英、美、法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摧毁专制】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300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指的是什么 “崭新的制度”开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分)
【相互制衡】
材料二
(2)图(a)是一幅18世纪的漫画,漫画中的“美利坚”烈马要将骑在它身上的殖民者掀翻在地,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图(b)反映的政治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与该政治制度有关的历史文献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6分)
【彻底民主】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传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从材料一、材料三所提供的信息看,法国大革命相比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特点 法国大革命时期最能体现民意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4分)
【革命启示】
(4)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法国实行的是共和制。有人说,君主立宪制好于共和制;也有人说,共和制好于君主立宪制;还有人说,两种政体无所谓好坏。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8.(15分)科技改变社会,科技影响生活,科技引发革命。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科技改变社会】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4分)
【科技影响生活】
材料二 铁路的出现,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了现实生活的准则。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在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2)依据材料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科技引发革命】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示中“革命理论”和“政权尝试”分别指什么 “工业革命”与“革命理论”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7分)
答案
1.A
2.C 结合所学可知,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3.A 4.A 5.B 6.C 7.C
8.C 根据题干信息“……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可知,美国革命要解决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争取民族独立的问题,法国革命和英国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一样,即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故选C。
9.D 10.C 11.A 12.C
13.C 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发明,提高了煤、铁的开采能力;机器的广泛使用,对煤、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造成英国煤、铁产量增长。故选C。
14.C
15.B 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据材料“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可知,列宁阐述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故选B。
16.(1)华盛顿领导北美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取得的革命成果,推动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民主进程;多次打败反法联盟,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2)两人都推动了人类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
(3)拿破仑加冕称帝,而华盛顿拒绝参选第三届总统,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欣赏华盛顿的做法。
(4)看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
17.(1)“融合的手段”指的是“光荣革命”。“崭新的制度”开始建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2)事件:美国独立战争。基本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或分权制衡原则)。历史地位: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3)特点: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写出一点即可)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
(4)两种政体无所谓好坏。理由: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不同的政体,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8.(1)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工场手工业生产到大机器工业生产。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
(2)影响:增加了运输量;提高了运行速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平等化”进步。(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3)“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政权尝试”:巴黎公社。内在联系: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斗争。工人运动需要革命理论作指导,这样就诞生了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