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习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06 12:2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习题含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活性炭防毒面具吸附毒气 B.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C. 将水加入到生石灰中 D.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气体膨胀 B.石蜡熔化 C.火药爆炸 D.光的色散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4、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热器取暖 B.光合作用 C.水利发电 D.太阳能供热
5、某同学在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得到了如下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呼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空的集气瓶里呼出气体,内壁上会有水珠
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1/2 B.1/4 C.1/3 D.2/3
7、对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
性质 用途
A 石墨软又滑 做电极
B 稀有气体稳定 作保护气
C 氢气有可燃性 作火箭燃料
D 活性炭有吸附性 用于防雾霾口罩
8、“雪碧”中含有某种气体,打开“雪碧”瓶,把从其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雪碧”中逸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9、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B.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D.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10、小明在探究蔗糖的性质实验前,所做的假设属于化学变化范畴的是( )
A.能否溶于酒精 B.能否磨碎变成糖粉
C.能否变成酒精 D.能否通过结晶方法变成大晶体
11、关于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②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③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1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14、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同学们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生成了红色物质,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现象 B.进行实验 C.猜想假设 D.得出结论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6、如图为大家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分析、推测该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三点):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17、实验操作要规范,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可能发生事故.如图所示的两种错误操作,都会引起试管破裂.
(1)图甲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试管口的冷凝水在   作用下会流到试管底.
(2)图乙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未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就撤去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在   作用下会流入试管.
18、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试管夹的____________,手握试管夹的,不要把拇指按在____________,而且应该从试管的____________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____________处;加热时,试管倾斜跟桌面成______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部位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____________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
19、在生产、生活及自然界中常发生以下变化:①水果榨汁、②酒精挥发、③葡萄酿酒、④冰雪融化、⑤轮胎爆炸、⑥铁钉生锈。
(1)以上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这些变化尽管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1、一般用试管刷,当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来三、简答题。
22、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内容: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化学性质:
四、实验题。
23、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填“a”或“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温度最高。
(2)如图②,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 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___(填名称)。
(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如图③,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这是由于____。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习题含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活性炭防毒面具吸附毒气 B.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C. 将水加入到生石灰中 D.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答案】A
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气体膨胀 B.石蜡熔化 C.火药爆炸 D.光的色散
【答案】C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B 
4、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热器取暖 B.光合作用 C.水利发电 D.太阳能供热
【答案】B
5、某同学在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得到了如下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呼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空的集气瓶里呼出气体,内壁上会有水珠
【答案】A 
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1/2 B.1/4 C.1/3 D.2/3
【答案】C
7、对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
性质 用途
A 石墨软又滑 做电极
B 稀有气体稳定 作保护气
C 氢气有可燃性 作火箭燃料
D 活性炭有吸附性 用于防雾霾口罩
【答案】A
8、“雪碧”中含有某种气体,打开“雪碧”瓶,把从其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雪碧”中逸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B 
9、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B.为了节约,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D.用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答案】C
10、小明在探究蔗糖的性质实验前,所做的假设属于化学变化范畴的是( )
A.能否溶于酒精 B.能否磨碎变成糖粉
C.能否变成酒精 D.能否通过结晶方法变成大晶体
【答案】C
11、关于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②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③水蒸气的含量:空气>呼出的气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答案】A
1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D
1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D
14、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同学们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生成了红色物质,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现象 B.进行实验 C.猜想假设 D.得出结论
【答案】C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A
二、填空题。
16、如图为大家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分析、推测该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三点):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答案】
(1)具有挥发性 (2)具有毒性 (3)不均一、不稳定
17、实验操作要规范,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可能发生事故.如图所示的两种错误操作,都会引起试管破裂.
(1)图甲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试管口的冷凝水在   作用下会流到试管底.
(2)图乙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未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就撤去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在   作用下会流入试管.
【答案】(1)重力; (2)大气压.
18、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试管夹的____________,手握试管夹的,不要把拇指按在____________,而且应该从试管的____________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____________处;加热时,试管倾斜跟桌面成______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部位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____________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__。
【答案】1/3 长柄 短柄 底部 1/3 45° 移动 自己或他人
19、在生产、生活及自然界中常发生以下变化:①水果榨汁、②酒精挥发、③葡萄酿酒、④冰雪融化、⑤轮胎爆炸、⑥铁钉生锈。
(1)以上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这些变化尽管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④⑤ 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③⑥ 在变化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
20、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应选用 10 mL 的量筒,位置关系是 保持水平 ,实际体积比读数
偏大
21、一般用试管刷,当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来【答案】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试管架上 指定地方
三、简答题。
22、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内容: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
(2)苯的化学性质:
【答案】
(1)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是 80.1℃、熔点是5.5℃
(2) 能在空气里燃烧
四、实验题。
23、某学校八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如图①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填“a”或“b”或“c”)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温度最高。
(2)如图②,小华同学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 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____(填名称)。
(3)小聪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如图③,小丽在蜡烛火焰上方斜插入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产生火焰,这是由于____。
【答案】(1)a 外焰 (2)烧杯壁上有水珠 水和二氧化碳
(3)C (4)汽化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后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