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12:10: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5张PPT)
3: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议论文)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就要思考:
·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么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述的?
读课文的第1段,思考:
这一段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作者认同这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观点
读课文的第2段,思考:
这一段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关注现象 提出问题 解决疑问 找到真理
→ → →
揭示科学研究的过程
作者除了向我们揭示科学研究的过程,还强调了什么?
要善于从微小不易察觉的现象和那些常见却被人容易忽视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再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得出结论,找到真理。
这种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不是个别的现象?它适用于怎样的范围呢?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
·“都善于”
交代了这种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范围内都是这样的。
交代了这种科学研究过程,在许多取得成功的科学家身上能够得到印证。
一再强调这一科学研究过程的适用范围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第2段和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二段强调了这个观点适用的范围有一定的普遍性,具体阐释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小结一下第1段和第2段。
第一段:
第二段:
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具体阐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概括第3-5段事例(练习册P41)
要求在书上做好标记——
①人物:圈起来;
②现象:圆括号( );
③提出问题:方括号[ ];
④解决疑问:单直线;
⑤找到真理:波浪线
人物 现象 提出问题 解决疑问 找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进行了许多实验 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算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认真研究,阅读文献,搜集证据
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 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 反复观察实验
世界地图上,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并且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被溅到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第6段写了什么?
①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①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强调了观点适用的范围,突出了其普遍性
承接上文,是对上面三个事例的小结
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提出了发现真理的条件是见微知著,善于 发问并不断探索
与第二段的观点相照应
第6段写了什么?
①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②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第6段既是对上面三个事例的小结,也是回应第二段,再一次重申了作者的观点。
第7段写了什么?
①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②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③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①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表明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是需要前提条件的。
②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引用数学家华罗庚说的话,强调科学的灵感不能坐等而来。
③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承接第二句的内容,告诉我们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独立思考,并且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
第7段写了什么?
①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②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③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具有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7段是否还有别的作用?
①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②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③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为本文的观点补充论述,强调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才能真正的见微知著,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探究找到真理。
回顾全文
第一段:
提出了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段:
进一步阐述了观点的内涵,强调观点的普遍性。
第三段至第五段:
通过具体的事例进一步的论述观点。
第六段:
小结三个事例,进一步重申了观点。
第七段:
对观点进行了补充论述,强调了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前提条件,是独立思考和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关系呢?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事例?
三个事例中,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相似的,即关注现象,提出问题,不断探究,最终得出结论。
(事例一)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
(事例二)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突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的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事例三)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
这三个事例中的科学家都是在生活中发现了细微的现象,他们起先都没有带任何的研究目的,这些发现都是偶然的发现,这也回应了课文第二段中“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事例一)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事例二)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事例三)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
这些科学家都善于从现象中提出问题,不断发问,体现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事例一)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事例二)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事例三)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小结一下,这三个事例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这三位科学家研究的过程是相似的,即关注现象、提出问题、不断探究或反复实验,最终得出结论。
·这三位科学家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他们发现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这三位科学家都善于在发现现象后提出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发问。
·这三位科学家历尽艰辛后形成的研究成果。对于他们的研究领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找一找,这三个事例有何不同之处?
(事例一)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
(事例二)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的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事例三)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
这三位科学家——历史时期不同、国籍不同、领域不同。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三个事例?
从多角度阐释了第二段的观点: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以此表明这一观点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品味语言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两句话都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同样是表达观点,作者为什么要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样来表述,甚至还要把它作为标题?
作者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来表达,语言更加凝练,生动,富有趣味性,同时可以推动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原句:……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改句:……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解决了疑问,找到真理。
原句用“?”表示从细微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发问,具有形象感;用“!”不仅能表示不断探索后终于发现真理,而且能突出发现真理时的喜悦和激动。原句把抽象的道理表述得更加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改句虽说意思相同,但过于直白,也欠生动。
我们再关注一些段落开头的句子或词语。
(4)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
(5)更有趣的是……
(6)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7)当然……
(4)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
这句话放在第二个事例的开头,过渡自然,衔接起了上下文的两个事例。
(5)更有趣的是……
不仅避免了与第4段过渡性语言的雷同,而且能激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6)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对于前文所举的三个事例作了小结。
(7)当然……
放在第7段的段首,引出了一个新的话题,意在提示读者要关注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的前提条件。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呢?
作者写这篇文章一直在告诉我们,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我们要具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要善于见微知著,不断发问并且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补充事例:
1.事例的对象一定是在某一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
2.所涉及的领域、国家、时代,要与文中已有的事例有所区别。
3.在叙述事例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本文的观点,呈现出某位科学家关注现象,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得出结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