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罗兰:凡事若在金钱利益上着眼,就难免在人情道义上有几分刻薄。
三毛: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对于金钱,名人这样说:
其他: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有钱能使鬼推磨
生活是一部由金钱开动的机器。
——巴尔扎克
你的金钱保障了你的地位。
——福楼拜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都在酬金的独裁下,
跪倒在金犊偶像前。
——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
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300多个中短篇6个长篇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项链》。
1、抓住小说三要素
阅读小说理解主题
2、学习刻划人物的方法
(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
学习目标: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
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
2、小说的情节是由哪四部分构成?
起因 发展 高潮 结局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等
拮据 煞白 撬开 阔绰
牡蛎 褴褛 栈桥 诧异 与日俱增 十拿九稳 衣冠楚楚
郑重其事 莫名其妙 狼狈不堪
jié shà qiào chuò
l ì lán lǚ zhàn chà
读一 读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拮据( ) 栈桥( )
煞白( ) 撬开( )
诧异( ) 牡蛎( )
别墅( ) 皱纹( )
褴褛( ) 阔绰( )
女婿( ) 嘟哝( )
jié jū
zhàn
shà
qiào
chà
mǔ lì
shù
zhòu
lán lǚ
chuò
xù
dū nong
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
煞白:
呆直:
张皇:
十拿九稳:
褴褛:
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由于恐惧、愤怒或某种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比喻很有把握。
惊慌。皇用“惶”。
衣服破烂。
2. 文中有哪些人物 其中主人公是谁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 于勒是一个 。
(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回答)
4. 划出文中新词
速读课文,按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1~4)
故事的开端。
盼望于勒。
(5~19)
故事的发展。
夸赞于勒。
(20~47)
故事的高潮。
巧遇于勒。
(48~49)
故事的结局。
躲避于勒。
问题一:浏览全文找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不同评价
坏蛋 流氓 无赖 分文不值
正直 有良心 好心 有办法的人 救星
小子 家伙 老流氓 贼 讨饭的
于勒
年轻浪荡
赶
发了大财
赞
赚了点钱
穷困潦倒
躲
盼
菲利普夫妇
菲利普夫妇
菲利普夫妇
菲利普夫妇
问题三:找出“盼”、“避”的主要细节。
盼
如:“永不变更的话”、“挥手帕”、“拟计划”等
避
如:“去跟船长打听”、“暴怒”、
“咱们到那头去”、
“改乘圣玛洛船”等
为什么他们热切的盼望于勒归来?
答:因为家庭生活拮据,样样都要节省,而于勒在美洲发了财,盼望早日归来过上幸福的生活。
问题:
于勒=
当真遇见时,反而不认,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
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
根本原因:
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问题:
喜读来信
热切盼望
同情叔叔
惊慌失措
亲情面纱下赤裸裸金钱关系
情节
主旨
菲利普夫妇
怕
送
(撵走)
盼
赞
暴发
赤贫
躲
落魄
骂
(迎回)
(遗弃)
对待
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我”?
菲利普夫妇?
主人公是谁?
于勒
“我”(若瑟夫)
两个姐姐,一个姐夫
“父亲”、“母亲”(菲利普和克拉丽丝)
小说三要素——人物
小说的重要人物,线索人物。围饶于勒的命运,小说的故事情节得以展开,作者设置他是为了组织材料,结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
于勒
“我”
故事的见证人,叙述者。“我”从头到尾出现,整个故事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
于勒
“我”(若瑟夫)
两个姐姐,一个姐夫
“父亲”、“母亲”(菲利普和克拉丽丝)
暗线
见证人
陪衬人
谁是主人公?
主人公
小说三要素——人物
双线交织
明线
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
菲利普夫妇的称呼变化
菲利普夫妇的情感变化
(实)
暗线
于勒的命运
(虚)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
圈划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句,并注以批注。
语言、动作、外貌、心理
菲利普:
1、永不变更的话:
2、上千种计划——甚至要置买别墅
3、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
神色狼狈,低声嘟哝:——出大乱子了!
急切的心态,贪婪的本性,
希望破灭后的失落与惶恐跃然纸上
克拉丽丝:
1、夸于勒:
“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
他真是个有办法的人……”
2、骂于勒: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早晚会重新……”“讨饭的”“流氓”
刻薄、势利表露无余,但比丈夫
更有心计,马上沉着地指挥着一切:
1、打发丈夫向船长打听,证实;
2、让儿子若瑟夫去付款,夫妇俩回避;
3、叮嘱丈夫千万别让女婿看出来;
4、撤离现场——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指挥若定,大将风范”
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自私
势利
庸俗
虚伪
贪婪
唯利是图
小说中的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青年时的于勒是个浪荡子。他“行为不正,糟蹋钱”,“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到美洲后,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似有浪子回头的样子。但他“阔绰了一个时期”后又沦落了,穷困到
有家难归有国难回的地步。总之,他不是个正派人,但年轻时的错误导致他晚年的穷愁潦倒,却也让人同情。
于勒
早:
中:
后:
行为不端、糟蹋钱
正直、有良心
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小说中的若瑟夫,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父母对叔叔于勒的冷酷无情,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当他知道那个又老又穷的水手就是叔叔于勒时,他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这表现出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这篇小说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⑴从“我”的角度来观察,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这就使故事显得更真实、亲切,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⑵通过一个未被“金钱”玷污过的小孩的眼光,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
⑶用第一人称来写,给讲故事的方式提供更多的自由。
人物形象小结
菲利普夫妇:
丈夫:
自私、冷酷、虚伪、贪婪
懦弱
妻子:
吝啬、尖刻、有心计
“我”—— 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
环 境(作用)
环境
衬托:愉悦心情;
阴郁心情
金钱至上:一个女婿写出了一个社会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例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例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终于有一个看中二姐的人上门来了,……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在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社会上一幅 “人与人之间关系”图——贫穷则兄不认弟的社会现象,艺术地揭示人性中阴暗的一面——骨肉之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
骨肉恰似陌路人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
金钱至上
赞
盼
遇
躲
钱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金钱”似乎成了天使与魔鬼的化身,你又是如何看待“金钱” 的呢?读了这篇小说后,关于亲情与金钱,你还联想到哪些事例、名言?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互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就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菲丁尔)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大学》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貌;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龙应台
小结
本文的情节内容取材于法国一个普通小市民的日常家庭生活,作者从平凡琐屑的生活中截取了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小中见大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同时,小说情节安排巧妙,大起大落的结构艺术,值得我们品味,欣赏和借鉴。
发散思维:
你觉得菲利普夫妇身上有没有可以理解的地方?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由。
课外作业:
假如你是上帝的话,可以重新安排于勒的命运,那么试着想象一下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遇见了真的发了财的于勒,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写成二百字左右的文章。
拓展延伸
续写练习并进行表演:
1、如果现在又在换乘的船上看到了有位富翁像于勒(或就是于勒),那么菲利普夫妇又会有哪些出色的表现呢?请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注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开头为:
回来的时候,我们换乘了圣玛洛船……
拓 展 表 演
假设在船上的于勒不是真正的于勒,而是与于勒相貌酷似的人,菲利普一家从哲尔赛岛到家时,出来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发了大财荣归故里的于勒,这时……
2、经过了船上遭遇于勒叔叔的经历,全家人的哲尔赛岛之行会是什么样的情形?请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注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开头为: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就是哲尔赛岛了……
(1)下面有一段情境,请续写。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2)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想象作文
金钱至上 道德沦丧
(菲利普夫妇)
人性良知 至亲至情
(“我”)
我的叔叔于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