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1课时)
第7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 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
一、导入新课
鲁宾逊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千克玉米。
一、导入新课
备选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
哪种策略更有利于等待救援呢?
备选策略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
鸡,吃鸡产下的 蛋,最后吃鸡。
二、讲授新课
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以植食性动物
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
二、讲授新课
2.老鹰处于哪几个营养级?
1.草处于哪个营养级?
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分解者
分解者
分解者
固定
呼吸作用消耗
呼吸作用消耗
呼吸作用消耗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兔子的能量从哪里来?
2.兔子的能量到哪里去?能不能倒流?
草
呼吸作用消耗
分解者分解
流向下一营养级(狼)
不能倒流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3.草的能量从哪里来?太阳能是如何进入生态系统的?
4.动植物获得的能量主要用于什么?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会不会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部分由于呼吸作用被消耗。
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不会。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二、讲授新课
2.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哪条食物链?
1.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哪条食物链?
最短的食物链
最长的食物链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二、讲授新课
4.鹰在哪条食物链中富集最严重?
3.使用农药控制害虫,农药在图中哪种生物体内富集最多?
最长的食物链
鹰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生物富集逐级增加。
二、讲授新课
1.食物链可以无限延伸吗?为什么?
2.图中草场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做?
不能,受能量逐级递减限制
应根据草原能提供的能量进行合理放牧。
过度放牧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三、课堂反馈
A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逐级递减,单向的 B.逐级递增,单向的
C.逐级递减,双向的 D.逐级递增,循环的
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C.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通过图中的各种生物完成的 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
C
三、课堂反馈
C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级消费者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四、课堂小结
项目 能量流动
特点
范围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再 见(共16张PPT)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2课时)
第7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 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
一、导入新课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碳循环是物质循环的形式之一。那么,碳循环是怎样进行的?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在长方形框内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
2.讨论和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
碳循环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含碳有机物
含碳有机物
二、讲授新课
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进入生物体的?
1
二氧化碳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的。动物直接或者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这样含碳的有机物就进入了动物体内。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二、讲授新课
与生产者相比,消费者获得含碳化合物的方式有什么特点?
2
绿色植物可以直接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而消费者只能利用现成的含碳有机物,而不能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二、讲授新课
生物体的哪些生命活动可以使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3
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呼吸作用要产生二氧化碳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人类生产都要排放二氧化碳。这些都可以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二、讲授新课
在生态系统中,碳是怎样循环的?
4
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碳是往复循环的,从而使环境中的碳物质含量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1.碳循环的形式:
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食物网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途径:
二、讲授新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
5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往复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特点
范围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全球性
反复性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二、讲授新课
(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经过这一系列的循环,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就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碳氧平衡)。
如果碳平衡被打破,会出现什么情况?
温室效应等
碳循环的意义
三、课堂反馈
1.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B.焚烧农作物秸秆,使其成为草木灰肥料
C.清明节由烧纸祭祀改用鲜花祭祀
D.出行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
B
三、课堂反馈
CO2
O2
C
B
A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
①
②
③
④
⑤
(1)这是____元素的循环。
(2)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 ②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D各是什么生物?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燃烧过程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腐生细菌、真菌
2.看图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