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徐州市高中化学评优课材料——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课件+教学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徐州市高中化学评优课材料——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课件+教学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6-22 16:12:13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好醋多多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丰县中学——王燕 根据视频并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
思考: 以乙醇为原料制备乙酸,
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温故知新】沸点:117.9℃ (低,易挥发)熔点:16.6℃思考:温度低于16.6 ℃ ,无水乙酸呈什么聚集状态?一、乙酸的物理性质冰醋酸请每小组利用现有的药品,设计实验来证明乙酸有酸性?并将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大家分享。
试剂:石蕊溶液、Na2CO3粉末、镁条、
NaOH溶液、pH试纸、醋酸溶液、
酚酞溶液【实验探究】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酚酞溶液不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碱反应;
5.与盐反应;写出Na2CO3与CH3CO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注意事项】1.试管中试剂添加的先后顺序2.长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下酯化反应的历程【交流讨论】: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2.产物是否纯净?若不纯
净会有哪些杂质?
4.饱和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3.为什么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 苹果酸 酒石酸 官能团:反映一类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性的基团。 CH3COOH 乙酸COOHCOOH COOHCOOHCOOH小结乙酸的官能团:乙酸的化学性质:羧基酸性、酯化反应酸性1.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 18O存在于水中
C.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吸水剂 D.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2.试写出乙酸与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达标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 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树立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
食品中的的有机化合物——乙酸教案
江苏省丰县中学 王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 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实验,树立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以醋的七十二变导入新课
【过渡】
作为烹调五味之首,醋酸将我们的生活调理的有滋有味,同学们你知道食醋中那种成分起到如此大的功效吗?
【板书】乙酸
【复习回顾】
根据视频并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以乙醇为原料制备乙酸,并书写方程式。
【展示】乙酸样品
【板书】1.物理性质
【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
【板书】
2.乙酸的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是羧基:—COOH
【展示】:乙酸溶液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乙酸溶液呈酸性,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呈酸性呢?
【实验设计】请每个小组利用提供试剂与药品,来证明乙酸的酸性。并将你们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大家共享。
【板书】3、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断O-H键)
CH3COOH CH3COO- + H+
【设问】我们已经知道醋是酒的升级版了,俗语说“酒是陈的香”其中“陈”是什么意思?谁知道其中的道理?
【板书】(2) 酯化反应
[学生活动]:自己阅读课本提取重要信息,从实验操作,实验装置方面考虑!
强调:ⅰ.试剂的添加顺序;
ⅱ. 在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瓷片
ⅲ. 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以下;
ⅳ. 加热开始要缓慢。
【提问】接收试管中有什么现象?
定义:醇和酸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提问】乙酸和乙醇是以什么方式结合成乙酸乙酯的呢?
反应本质: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
【交流讨论】①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4、乙酸的用途
?小结:
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这两个方面:一是有酸性,二是能发生酯化反应.
认真听讲,了解醋字的来源。
写出方程式
从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水溶性等几个方面总结:
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熔点16.6℃,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酒精。
认真观察,球棍模型。通过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
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设计并操作实验,派代表将小组设计方案与同学共享。
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者能使PH试纸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
Mg+2CH3COOH (CH3COO)2Mg + H2↑
③与部分盐反应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酸性: 乙酸 > 碳酸
等待实验的同时思考装置的特点,并与教材中的装置进行比较,思考原因。
加热时,蒸馏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冷凝成液体后收集在盛水的试管中,但乙酸和乙醇是溶于水的,所以必然有部分乙酸乙酯溶在乙酸和乙醇的水溶液中,因而收集量减少;但试管中如果盛放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收集效率,并提高乙酸乙酯的纯度,因而收集量要多。
防止倒吸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方程式
让学生总结出乙酸的物理性质
通过乙酸的比例模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顺其自然地得出乙酸的组成与结构
必修模块有机物教学的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乙酸的结构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所以我将球棍模型传入学生之间,只要求认识乙酸分子和结构就可以了。
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学过,非常熟悉。所以我设计成开放性实验,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试剂和仪器。
酯化反应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自己做实验更能加深理解。实验前强调注意事项:试剂的添加顺序;在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瓷片;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饱和Na2CO3液面以下;加热开始要缓慢。并在实验中思考原因
结构教学不是重点,但是对酯化反应的机理如果不做分析,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会有困难。让学生观察方程式,思考反应原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