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6-22 17: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作 者
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及相关产业联系。
人类社会活动,主要是通过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发生联系的,但人类必须理性、辩证地审视自然的发展,最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本章主要围绕产业活动展开。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等,各种产业活动都希望得到最好的发展,为此会寻求最佳区位;而地域的差异又导致了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这是本节主要讲述的两方面内容。这一节是本章的综述,很好的为后三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三种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分析做了铺垫和理论支撑。
学情分析
● 学生大部分是身处县城或农村,对大型工矿企业和商业活动等产业活动认识不是很深刻,但对农业相比城市的孩子会了解的更多一些,在教学的讲授中可以有的放矢,通过以问代讲、以练代讲等方式给学生多创设相关情境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教学方法:比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出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并能够说明某一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法,对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进行分析。
2、结合实例对产业活动的生产协作类型进行归纳。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分析某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分析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 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区位的含义
2、产业活动类型及区位条件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生产协作
第二课时:学习: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2、商贸联系
3、科技与信息联系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学生合作讨论我国南方和北方在农业、工业、交通方面差异的原因(以表格展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受区域条件差异的影响,只有寻求最佳区位条件才能使人类活动得到最好的发展,自然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自主学习:看书P26找出区位的含义?
使学生新旧知识联系。
合作讨论:书P51深圳迅猛崛起的区位条件?
利用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和本节进行类比。
(承转)说明区位条件无论对城市的形成还是产业活动都非常重要。那么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有哪些呢?
合作讨论:看书P50—51填表影响不同产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通过比较法,使学生分析归纳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探究拓展:对书P52(活动)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连线。
巩固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认识。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承转)各种产业活动是独立存在的吗?
合作讨论:我国为什么要跨区域实施调水工程和输电工程?(可参考书P52倒数第二段)
使学生认识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原因。
(师)正是由于资源分布等的地域差异,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和互相促进,从而导致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在水力和电力部门的地域联系。
老师帮助归纳整理。
合作讨论:
1、看书P52—P56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看书 P52—P53分析归纳布匹到服装的生产和汽车生产分别属于什么样的生产联系?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初步学习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产业活动地域联系中的生产协作,虽然我们分析的比较浅,但为后三节学习农业、工业、交通奠定了基础,同学们关键是对这些产业活动多接触,多认识以加深了解。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探究问题
课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我们平遥有的产业类型进行研究,主要从影响其布局的区位条件和与其有联系的部门两方面分析。如:煤化集团、五阳面粉厂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区位的含义。
2、产业活动类型及区位条件。
二、产业活动的地理联系:
1、生产协作
2、商贸联系
3、科技与信息联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