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6 17:54:38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2022. 07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3.6万多种高等植物中,1.7万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衣食住行都依赖植物,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与植物相关的传统知识和文化。但近年来,由于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以及植物自身繁育障碍,我国有3800余种植物被列入受威胁物种清单。一般情况下,当物种种群数量极低或物种原有生存环境被破坏甚至不复存在时,迁地保护就成为保护物种的重要手段。
迁地保护并不是简单地把植物挖过来栽种,而是指以人工途径,将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往其他地域的专业机构(如植物园)予以保护,也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来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
植物园是植物迁地保护的基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开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2021年10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宣布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开启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植物园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带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现有植物园综合实力等因素,科学合理规划国家植物园空间布局,采取整合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稳步构建以代表典型气候带和典型植被特征区域的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国家植物园体系,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
此外,在建设好国家植物园的同时,还需要推进相关工作,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科技支撑、健全管理体制等,加强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促进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的协同发展,使得更多的濒危物种摆脱灭绝困境,以保障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取材于周学则、沈辉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现存1.7万种高等植物,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B.与植物有关的知识和文化异常丰富,所以我国各民族生活都依赖植物
C.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国野生植物濒临灭绝的主因
D.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需要逐步推进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迁地保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国家植物园承担的核心任务之一
B.保护对象并不局限于濒危野生植物
C.以人工方式来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
D.搜集和储存植物种子也是保护内容
材料二
国家植物园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此次设立的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容增效整合而成。
国家植物园的选址,既要考虑现有资源的整合,又要关注地理植被的“区域代表性”。北京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界地带,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国家植物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寿安山南麓,西山脚下。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约合9000亩),是原北京市植物园面积的10倍。此区域地势起伏,海拔61.6至584.6米不等;具备稳定水源,在山间形成了一个10多公顷面积的湖泊。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培育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批复文件指出,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以国家名义设立植物园,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批复要求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园体系,不断促进迁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将其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有机衔接,相互补充,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重要特色。目前,国家植物园已收集各类植物1.5万余种,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拥有亚洲最大植物标本馆、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和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国家植物园还计划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陆续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系统进化植物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
国家植物园整合了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的优势资源,具有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地保护水平。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是国内顶级植物科研机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5位院士;植物所主持完成的成果屡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植物所成为国家植物园的组成部分,意味着其植物研究保护和科普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
(取材于周学则、沈辉等人的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家植物园”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规划占地近600公顷,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
B.所在区域地势起伏,有稳定水源,地理条件优越
C.已经具备一定的植物迁地保护的经验和科研基础
D.首次设立以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为主体的植物园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域气候和植被特征的不同,影响着国家植物园的布局与建设
B.建设完善的国家植物园体系,是我国保障生态安全的主要目的
C.国家植物园将会实现对我国所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的保护
D.保护本土植物的同时,国家植物园还将推动物种保护的国际化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原因及意义。(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一) 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6~10题。(共 18 分)
(一)
六国论
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
①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非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诈虞,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骈首抵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①乎 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以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②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节选自清·李桢《六国论》)
注释:①终刘于虐:最终虐杀。刘,杀戮。
6.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赂秦耶 率:轻率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保全
C.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至丹以荆卿为计 岂非以其暴邪
B.赵尝五战于秦 其溺于攻伐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日驱无辜之民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李牧却连连败退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胁迫啊
C.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
假如(六国中)有像秦一样善于利用有利的地理形势
D.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
怎能使六七个君王,凌驾于人民之上
9.下面对两则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认为贿赂敌人就是削弱自己,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祸患甚至亡国。
B.苏洵于第四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提出了六国求得生存的正确策略。
C.李桢认为六国都想称霸天下,后世论者是站在六国立场的偏颇之论。
D.李桢于篇末点明主旨,指出六国是有保全自己甚至称王天下的途径。
10.请你结合以上两则选文,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六国”灭亡的原因。(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8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①,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子曰:“饭疏食②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注释:①执鞭之士:市场的守门卒。 ②疏食:粗粮。
(1)请解释: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3分)
(2)以上材料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4题。
潼关吏①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②。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③,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②西都:指长安。③桃林战:指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进攻潼关。守将哥舒翰本想据险固守,但唐玄宗听信杨国忠之言,不断促战。哥舒翰被迫出战,大败,潼关失守。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篇写潼关守军修关筑城辛勤备战的景象及潼关的雄姿。
B. “连云列战格”句,运用比喻手法,凸显了潼关的险峻。
C. 本诗叙述中有问答,人物对话具体表现人物心理和形象。
D. 本诗语言平实,用韵自由,与陶潜《归园田居》都属古体诗。
1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潼关吏的形象,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14.诗人以“慎勿学哥舒”作结,意蕴丰富。请结合诗句和注释,简要概述蕴含的深意。(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0分)
(1)古代诗人常用简洁的语言描摹景物特征。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 ① , ② ”写出洞庭湖的恢弘气象;王安石在《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以“ ③ , ④ ”写出了晚秋时金陵江水、山峰的壮美;而张孝祥在《念奴娇 过洞庭》中,更是以“ ⑤ , ⑥ ,表里俱澄澈”描绘洞庭月夜的空灵之美。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 ⑦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魏征认为“思国之安者, ⑧ ”,提出“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⑨ ”等“十思”来规谏唐太宗。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秦之灭亡告诫统治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⑩ ”。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祝福》(节选),完成16~19题。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我真傻,真的,”她开首说。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
“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终于没趣的也走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道:
“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痕,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
(节选自鲁迅《祝福》)
1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墺 (ào) 草窠(kē) 呜咽(yàn)
B.敛起 (liǎn) 鄙薄 (báo) 渣滓(zǐ)
C.唾弃(tuò) 一瞥(piē) 再一强(qiáng)
D. 炮烙(páo) 窈陷(yǎo) 胆怯(qiè)
17.关于选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祝福》出自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
也出自这部小说集。
B.选文中鲁镇的女人们总是“特意”寻祥林嫂听故事,祥林嫂只好被迫把自己的遭遇反复讲给她们听。
C.“满足”写出女人们听完“阿毛故事”后的心理感受,她们将祥林嫂的痛苦作为无
聊生活的调剂品。
D.柳妈认为祥林嫂没能一头撞死,可以用“捐门槛”为自己赎罪,作者这样写意在体现柳妈是个善女人。
18.文中两处画线句是对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5分)
19.鲁镇人是如何对待祥林嫂的?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加以概括。(7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近年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指出,①要加大革命文物保护,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强化革命文物研究阐释,②拓展革命文物运用手段。为此,各地纷纷展开探索。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红岩文化展演与传播技术集成与示范”为抓手,通过曲面投影、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打造“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浙江湖州市南浔区红军长征追踪馆借助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多媒体、幻影成像等展陈手段,③打造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红色电影等内容,④增加观众的互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①句“保护”后应加“力度”一词。
B. 第②句应将“手段”改为“方式”。
C. 第③句应去掉“等内容”。
D. 第④句应将“观众”改为“和观众”。
(2)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填入一句话,使文段语义完整,内容贴切。(2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1)《红楼梦》中有很多经典情节令人难忘。请从以下标题中任选其一,概述与之相关的主要内容。要求:抄写标题,内容充实、完整。
(2)鲁迅评《红楼梦》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你是否认同鲁迅“真的人物”这一评价,请以《红楼梦》中一个人物为例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
(3)《红楼梦》中的女子们,各有各的美。请选择一个人物,以“ ,我眼中的你”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性文字,来赞美这一人物。要求:在横线处填写人名,感情真挚,语言生动。
22.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担当”一词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从春秋时期面对强敌挺身而出的烛之武,到唐宋时期或直言进谏或借古鉴今或身处困境初心不改的魏征、杜牧、苏洵、王安石等,历代仁人志士以不同方式生动地诠释了“担当”的具体内涵。
作为当代中学生,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你对“担当”一词有着怎样的思考呢?请你以“说担当”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主动拥抱是一个动作,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情怀。有时,你与他、与梦想、与时代……之间,可能只欠缺一个主动拥抱。
请你以“主动拥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合乎情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22.07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D(3分) 2.C(3分) 3.D(3分) 4.B(3分)
5.(6分)答案要点:
原因:(1)是北方典型气候带和典型植被特征区域的代表,自然条件优越。
(2)拥有可供整合利用的社会资源,有领先的科研科普水平。
(3)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对面临生存威胁的物种进行迁地保护成为客观要求。
意义:(1)实现了现有资源的整合,为相关科研和科普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的形成。
(3)使得更多的濒危物种摆脱灭绝困境,保障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评分说明】共6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6.A(3分) 7.D(3分) 8.A(3分) 9.B(3分)
10.(6分)答案要点:
苏洵:六国向秦国割地求和,导致自己实力亏损而灭亡。
李桢:(1)六国灭亡乃是天意。
(2)六国与秦一样不行仁义,暴虐无道。
(3)六国实力不如秦国。
(4)六国不像秦国那样善于利用地理优势。
【评分说明】“苏洵”2分,“李桢”4分,意思对即可。
(8分)
(1)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即使作市场的守门卒,我也(愿意)干。(3分)
(2)孔子的思想:先义后利(或者重义轻利)
认识:略
【评分说明】5分。思想2分,认识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2.B(3分)
13.答案示例:
充满信心,英勇迎战
这是一个御敌守关者的形象。“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透露着对坚固、险要的潼关城防的自信和乐观。“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句,表达了英勇不惧,奋勇杀敌的决心和气概。
【评分说明】共4分。形象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要点:
(1)含有告诫之意。告诫防关将切记哥舒翰惨败的教训,谨慎守关,不要恃险轻敌;更是告诫“唐朝廷”,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2)含有对战死者的追念。“哀哉”深切地表达了对战死者的追念、痛惜之情;也有对现在守关将士的关爱之意。
(3)含有对国事的忧虑。包含了诗人对潼关防卫的担心以及对战事、国事的深切忧虑。
【评分说明】共6分。3个要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10分)
①吴楚东南坼 ②乾坤日夜浮 ③千里澄江似练 ④翠峰如簇
⑤素月分辉 ⑥明河共影 ⑦而天下之理得矣 ⑧必积其德义
⑨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⑩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评分说明】每句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D(3分) 17. C(3分)
18. 答案示例一:运用了比喻手法和生动传神的词语刻画人物。“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等描写,凸显了柳妈的外貌特征。“看”和“钉”,写出柳妈的眼神犹如冰冷的刀,直逼祥林嫂,揭示了柳妈认同封建礼教、以别人的痛苦为消遣的内心状态。
答案示例二:运用了生动传神的词语刻画人物。“不到一顿饭的时候”说明时间很短她就痛快地办完捐门槛之事;接着从“神气”、“眼光”等角度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她获得解脱后内心的轻松、愉快。同时这也为后文人们依然不能接受她,导致她彻底绝望做了铺垫(或对比),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评分说明】共5分。外貌神态,2分;具体赏析,3分。
19. 答案要点:
第一问:①鄙薄、看不起 ②“咀嚼赏鉴”祥林嫂的痛苦 ③厌烦、厌恶(3分)
第二问:①表现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②写出了人们的麻木、人性的残忍;③突出祥林嫂命运的悲惨。(4分。1点1分,答出3点给4分。)
【评分说明】共7分。如有不同表述,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1)C(3分)
(2)科技不断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2分)
21.(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2.(50分)
第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切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突出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错别字4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第②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切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描写充分、细节典型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描写较充分、细节能表现主题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描写不充分、细节较少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没有描写、没有细节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错别字4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参考译文】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独以这一点责怪秦国。在这个时候,崤山以东的诸侯国,使自己的国家存在,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如(六国中)有像秦国一样,善于利用有利的地理形势,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唯独秦国做到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地严重;到了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百姓啊!怎能使六七个君王凌驾于百姓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百姓,使他们头挨头足碰足,暴露在野外,而最终虐杀吗 它一定不想这样啊!因此秦国(如果)不强盛到极致,就不能灭掉六国而称帝,(如果)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如果)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因此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代评论者,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替他们谋求保存的方法呢!
(有人)说:“如此说来,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 ”我认为:“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能够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于天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