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9 短诗三首
统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综合学习单元
训练目标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读三首短诗,说说这些诗的特点。
默读《繁星》(一三一),发现 “韵”味。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韵脚“ɑnɡ”同音成韵
ɡuānɡ
xiānɡ
xiǎnɡ
朗诵,想一想:短诗为什么朗朗上口?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听朗诵,想一想:短诗为什么朗朗上口?
句式相仿, 排比。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听朗诵,想一想:短诗为什么朗朗上口?
一次又一次地问,
一次又一次地想。
三个反问句
体会反问句在诗歌中的“韵味”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为什么用三个反问句?
所有的星都有光。
所有的花都有香。
每一次的思潮里都有你波涛的清响。
起到了强调或突出情感的作用。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冰心的父亲是海军军官,她经常到父亲的军舰上参观,她向大海倾诉心事与烦忧,她与大海分享快乐与忧愁。
她曾说:“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 庄严……”
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朗读。
内容 朗读 韵律美 想象 画面美 体会 情感美 品味
语言美
《繁星》 一三一 押韵 “ang” 星光 花香 波涛的清响 热爱 大海 排比
反问
《繁星》 一五九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朗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体会诗韵,读出节奏。
韵脚:同字成韵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天上的风雨”指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心中的风雨”指生活中经历的困难、挫折、痛苦……
“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一样吗?
配乐朗读: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中的枪林弹雨对于11岁的冰心来说是可怕的,她会说: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
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春水》,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了这首诗中: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雨是景象,是心情,体现了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朗读指导:破折号和“中”“下”“上”停顿并增加音长。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自由读诗思考:有韵脚吗 作者回忆了哪些事
小组合作学习:
自由读《繁星》(七一),想象诗中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交流学习:
读了《繁星》(七一),通过想象诗中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______;仿佛听到了______。
“永不漫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这些记忆都是作者无法忘记的,这就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交流学习:
诗中的情景,让你想起了自己的哪些童年回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我们一遍一遍地读着诗歌,读出了诗的韵律,想象出它的画面,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情感,不仅走近了诗人,也走近了我们自己,这就是诗的味道。
你从哪些事情中体会到了和作者相同的感受呢?仿照诗歌的形式,来当回小诗人吧!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的( ),
( )的( ),
( )的( )。
分享仿写的诗歌。
老师的教诲(一) 老师的教诲(二)
这些事—— 这些事——
是难以忘怀的记忆: 是难以忘怀的记忆:
亲切的声音, 美丽的校园里,
细心地教导, 长长的走廊边,
春风般地抚摸。 老师的课堂上。
继续收集喜欢的现代诗。
自己试着写现代诗。
推荐课后读物。
阅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其他你喜爱的现代诗,写清楚作者和出处,和同学或朋友一起分享。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