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阿长与《山海经》[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14 11: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阿长与《山海经》 象山丹城中学 郎元培作家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写于作者在厦门任教时,作者不愿想到现实,借回忆少年生活写文章以自慰。朝花夕拾即旧事重提。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题目解说: 1、阿长: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绍兴东浦大门篓人,死与1899年4月,夫家姓余。
2、《山海经》: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3、作者把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一起,同学们读课文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生字读音: 骇 ( hài ) 惶(huáng )急 掳( l ǔ ) 疮(chuāng)疤 悚(sǒng) 诘( jié )问 霹雳( pī lì ) 生词释义: 诘问:追问,责问。 惶急:惊慌急迫。 渴慕:渴望,羡慕。 切切察察: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的声音。阅读提纲 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2、从题目看文章可以分几部分?各部分分几层? 3、作者是怎样引出《山海经》的? 4、作者是怎样回忆幼年时读书的? 5作者眼中阿长是怎样一个人?文章所列事件 1、“切切察察”的毛病。(略) 2、摆成“大”字的睡相。(特写) 3、令人烦恼的种种规矩。(略) 吃福橘(较详) 4、讲“长毛”的故事。(较详) 5、为我买《山海经》。(详)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1-18段﹞ 写长妈妈的身份、粗俗性格、麻烦礼节及我对他产生“敬意”的原因。 第二部分:﹝19-29段﹞写得到《山海经》的前前后后。第三部分:﹝30-31段﹞写我对长妈妈的怀念。课文内容分析 1、默读课文(1-5段)讨论思考:写长妈妈的什么?找到其中的特写镜头,把句子划上线。此时作者对她的印象怎样? 2、默读课文(6-12段)讨论后回答:长妈妈有哪些麻烦的礼节?详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长妈妈的什么心态?作者的感受怎样? 3、默读课文(13-18段)讨论回答:作者对长妈妈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此时的心态怎样?感情有什么变化?找出诙谐的语句。 4默读课文(19-21段)讨论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山海经》有浓厚的兴趣?表现作者的什么心理?在书中找到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词。5默读课文(22-29段)讨论思考: A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会事时,我是怎样想的?在书上找到答案。这种想法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答:我认为和她说了没什么用处,但既然来问,有不好不说.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什么希望。B 当阿长说“有字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在书上找到答案。表现出什么心情? 答:说明我听后感到很震惊,很感动,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普通人居然做到了,使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C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是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D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很多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长妈妈形象: 作者感情变化: 讨厌→产生敬意→感激、尊敬→怀念多事、不拘小节但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助人 写作特点: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做到详略得当。 2、语言活泼、诙谐。阿 长 1身份、粗俗 讨厌 长 妈 2麻烦礼节 ↓ 与 妈 3讲长毛的故事 产生敬意 ︽ 山 1渴慕《山海经》 ↓ 山 海 海 经 2买《山海经》 感激、尊敬 经 ↓ ︾ 怀念、祝愿 怀念 作业: 1、写一个熟悉的人。 要求:题目自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生动传神。 2、练习册。第三部分:﹝29-30段﹞写我对长妈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