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综合消息两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综合消息两篇》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6 18: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消息《上课能否晚一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综合消息的概念及特点
2.学习拟写新闻标题
3.学习写一句话新闻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2、3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的生活也进入了快车道。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新鲜事闯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消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今天我们来学习综合消息中的第一篇文章《上课能否晚一点儿》。这篇文章被选入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库第27个案例,是唯一因为新闻媒体真正起到了舆论监督作用,政府真正把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作出相应决策的一个案例。
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综合消息的概念及特点
2.学习拟写新闻标题
3.学习写一句话新闻
三、释题
什么是综合消息?综合消息的特点是?
综合消息是报道发生在一段较长时间或较大地区内的某一时间、成就、趋势或问题的新闻。其特点是报道面宽,点面结合,总览全局,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四、学生研读课文
(一)课文探究一
1.标题有引题和主标题组成,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引题:交代背景,说明原因。
主标题:概括主要事实
2.第1段是消息头和导语,他们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消息头交代了:发出单位是本报《北京青年报》,发出时间是近日(12月23日),报道记者:邓兴军.张颖.张桂涵
导语交代了报道原因是接到某孩子家长电话,提出建议的根据是上学时间与工作生活时间“冲突”。
3.第2至7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记者看到的早晨学生上学情形,家长及教师的反映,科研部门建议,专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二)课文探究二:
1.《上课能否晚一点儿》运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组织的,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自己观察、家长、老师、科研部门、专家、教育管理部门等对学生上学时间的看法。组织材料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者的态度是比较明朗的,希望学生们的上学时间能晚一点儿。
(三)归纳本文主旨
这则消息报道了北京地区部分学生家长、教师、科研机构、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调整中小学上课时间的建议和意见这一事件,突显了社会各界对此事的关切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更表现了记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积极性。
五、知识拓展延伸,链接高考
高考中对新闻材料题常考的类型题
如何拟写新闻标题
明确格式和解题思路
如何写一句话新闻
明确格式和解题要求
六、布置作业:
阅读《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完成以下两题。
1.说说课文主体部分是从那几个方面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
2.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七、板书
个人 →→ 感性
↓ 权威 ↓
组织 →→ 理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