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教学设计)
课题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本章课时 1 课类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特写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体会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学会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截取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或细节,体会作者的感情倾向 通过作者的细节刻画感受人物的精神气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激情而内敛的复杂感情
重点 特写的特点 难点 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
关键 问题设计 背景介绍
教法 引导启发法、点拨法、问题法、讲授法
学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 归纳总结法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特写镜头导入新闻特写 二、教学过程 特写的定义 问题一:在作者看来,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二: 这篇文章最终是通过了国民党的检查,那么,我们能否在字里行间觉察到作者的立场倾向呢? 问题三:作者的这种隐晦的立场倾向同样体现在对毛泽东先生的一些细节描写上,请找出来并说说作者眼中的毛泽东先生有着怎样的精神气质。 三、课堂小结 总结新闻特写的特点及和消息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尝试把文章改写成一篇150字左右的消息,反复读一读,体会消息和特写的不同之处。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认识 理解特写写作主体的适当参与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彭子冈 机场欢迎场面 通过描写我的认知感受和大众的态度 既揭穿了国民党人虚伪假象又宣传了共产党人正面形象,人心向背,预示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表明毛泽东先生此行意义非凡; 通过对毛泽东先生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 凸显毛泽东的朴实无华 张公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