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世界选择北京》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世界选择北京》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6 20:0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世界选择北京
思考与探究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篇事件通讯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总结通讯的特点

找出三个小标题中的呐喊和口号

完成测评练习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夕阳西下 九万里风鹏正举
天生我才必有用 直挂云帆济沧海
蜀道虽难 有志者 事竟成
生于安乐 三千越甲亦吞吴
岂曰无衣 冠苍履黄
纵横千古 捭阖八方
我的时代 创造辉煌
简要概括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运用了什么记叙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写
瑞士奥委会主席沃·卡奇当即向北京奥申委表示祝贺: “现在应该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了。”加拿大体育部长丹尼斯·库珀说:“结果就是结果,今天北京很幸运。”
为什么特别提到这两个国家?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三个小标题按照什么顺序展开?
曾经的坎坷化做今夜的辉煌,让时光倒流
坚定不移走向世界
人类一次智慧而诗意的选择
时间顺序展现申办奥运的历程
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概括申奥历程中的事件
第一标题
1896年第一届奥委会发出邀请
1908年《新青年》发出第一声呼喊
1915年国际奥委会又发邀请
1928年荷兰奥委会愿望“我能比呀”
1932年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1936年柏林奥运会符保卢撑杆跳
1948年伦敦奥委会住不起奥运村
第二标题
1979年中国取得国际奥委会合法地位
1984年23届洛杉矶奥运会实现金牌“0”突破,
共获得15枚金牌
2000年27届悉尼奥运会28枚金牌
第三标题
①2000年9月9日中国再次申奥
②2001年5月5日国际奥委评估北京
③2001年7月13日取得奥运会申办权
作者为什么对时间的记载这么准确呢?
对于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
文章脉络清晰,材料丰富充实,你能体会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吗?
远 近
弱 强
高 低
点 面
文章中还提到了很多 呐喊和口号, 它们有什么样的内涵?什么表达效果?
呐喊:
口号:
“呐喊”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企盼,以及对奥运的梦想和追求;
“口号”代表了“中华民族为创造人类文明共同奋斗的理想”,代表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坚定决心。
这些“呼喊”和“口号”贯穿在文章中,生动、有力地彰显了这篇通讯的主题思想,也更容易激发和感染读者的奥运梦想和爱国情怀。
1908年中国人初次提出申办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主办奥运会,历史整整跨越一百年。“这看似巧合,却蕴含着历史的必然”。请阅读课文,谈谈中国申奥成功的历史必然性有哪些?
①经济条件具备
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③国家支持
④人民响应,爆发出空前热情
⑤新形势下世界与中国的密切关系
⑥北京的城市魅力已赢得世界人民的肯定和赏识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奖牌总数100,体育健儿交了百分答卷,奖牌榜位居第一。
美国商务部 4 月 16 日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7 年,直到 2025年3月13日。
目前中兴占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约10%的市场份额,占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约30%市场份额。中兴有1-2月的零部件的存货,若不能尽快达成和解,公司将会陷入瘫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