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儒 学 飞 人
陈祖芬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体会其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2、梳理文章内容,学习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3、作者的情感倾向。
什么是儒学?
儒家思想被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其中核心价值是“仁”,仁者爱人。
导语:
儒家就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
——南怀瑾
杜维明,男,美籍华人,1940年生于中国昆明,1976年加入美国籍,祖籍广东南海。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
1962年就读哈佛大学。
2010年起,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
2014年1月荣获“2013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
杜维明简介
“飞人”一词来源于杜维明坐的飞机多,当然也写出了他的繁忙,写出了他的疲劳奔波。更深层次的理由是他在儒家思想领域比其他人走得快、走得远,他的新儒家理论更超前,他是儒家思想的引领者,走在时代的前沿。
儒学飞人
作者为什么要称呼杜维明为“儒学飞人”?
合作探究
杜维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哪些描写杜维明的语句?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①从下列两句话可以看出“儒学飞人”杜维明怎样的精神品格?
1、他已经没有了时差,下机就演讲,或者演讲完就去机场。
2、不论如何的疲劳奔波,只要一讲起儒学、讲起学术问题,他就精神焕发起来,好像不是刚刚下飞机风尘仆仆,而是刚刚在沐浴间冲洗得痛快淋漓。
敬业
②文中两次提到杜维明的“洞”,请指出它们的含义,并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
由杜维明裤子上的洞联系到他生活中的“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些“洞”指的都是 , 而这些东西恰恰都是普通人能正常拥有的,可对他来说却是一种缺失。
这些“洞”的存在说明他为了进行儒学的宣扬和推广牺牲了很多,这也正体现了他对儒学无比 的精神。
因对儒学的执着而被他忽略的东西
热爱和执着
③文中说“最成功的人,往往是最‘笨’的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主人公往往采用最“笨”的方法来记录他与别人的学术讨论,表现了他 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以及对他人观点的关注和尊重。
严谨
④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杜维明常讲广结善缘。我想,“缘”和“圆”同音,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在这个Party上,才有了这么圆圆满满的中国缘。
这是杜维明在文化交往中的风度和雅量,他将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看做一种“结缘”的过程。这种宽容和雅量十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杜维明教授的形象
敬业
执着
严谨
宽容
颇具学术品格精神气质的学者、教授。
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1、课文写了杜维明教授的许多轶闻逸事,看上去似乎很零散,实际上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结合课文标题,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
主线是杜维明教授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结构层次
2、围绕着这条主线,课文主要写了杜维明教授的哪些事情?(速读课文并简要概括)
第一个小标题:学术活动和教育活动。
(1)课间:飞往各地 讲学的情形。
(2-9)课上:授课风采和课堂气氛。
(10-15)课后①与博士生的讨论 ②对女儿的家教
第二个小标题:学术思想和哈佛的学术氛围。
(1-3)办公环境和求学经历。
(4-5)同中国大陆学界的交流。
(6-9)在哈佛的学术活动
第三个小标题:家庭生活。
变日常生活为中西文化交流环境,变家庭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堂。
(1)淡化的肖
像描写。
一是授课情景时的
肩膀和眉毛;
二是黑头发中已经
开始偶有银丝。
淡化外貌描写,为集中笔墨
写学术活动和课堂风采。
(2)小处见风采
①“杜维明左手插在裤兜里……儒雅而有风度”
②“他着力讲话时,脑袋偏向左侧……有一种执拗的牛劲……”
儒家学者形象
儒雅含蓄风度
写作特点
(3)次要人物有价值。
①女学生“超越儒家伦理的观察”老师的形貌衣着;
②“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
不顾及自己了……”;
③杜教授不到十岁女儿“以中国
人自居,能背《庄子》……”;
她又不能完全听懂汉语。
营造主人公活动背景和氛围;
提供不尽相同的视角和关注点;
人物人生观、价值观差异一目了然。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在表达方面要求结构紧凑、语言精练、描写表意切合实际情况,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而文学性一般又要求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加多样化的修辞手段,在一定的表达方式中使作品富有生命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本文在介绍和评价人物的人生经历、社会角色、思想感情等方面都体现了报告文学的这一特点。
归纳总结:
主题归纳
课文以主人公的社会活动为主线,以错落有致的细节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时代人物的风采,旨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现状,体现出作者对杜维明的敬佩,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尊和自豪。
作业:
1、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对杜维明情感态度倾向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2、根据课文内容,参考其他资料,整理一篇“杜维明小传(或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