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看几篇浮云过眼,行谈博宇,普润众生,一路走一路呼喊。”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在几千年里浸润众生,影响深远。但是,由于一些人对儒家文化的误解,为之贴上了腐朽、保守、专制的标签。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真实的儒家、人性的儒家、当代的儒家、国际化的儒家。
而学者杜维明正是用生命担负着传播儒学的重担,一路走一路演说……
自主探究:
1.课文写杜维明引用了大量的事迹,请理清本文的脉络。
2.课文写了杜维明的许多轶闻逸事,看上去似乎很零散,实际上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结合课文标题,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
3.写人的报告文学往往通过一些事实材料形象地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课文表现了杜维明怎样的精神品格?
课文写杜维明引用了大量纷繁复杂的事迹,请分别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理清本文的脉络。
课文写了杜维明的许多奇闻逸事,看上去似乎很零散,实际上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结合课文标题,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
主线:杜维明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写人的报告文学往往通过一些事实材料形象地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课文表现了杜维明怎样的精神品格?
敬业
执着
严谨
宽容
有情怀的学者 中国心
杜维明的精神品格
合作探究一:
比较《儒学飞人》与《包身工》,探究报告文学的写作特色。
报告文学三大特性:真实性、文学性、政论性
报告文学之“文学性”体现:
运用文学手段:将真实的素材加以选择、取舍、剪裁,适当运用
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体现文学是人学的特性:中心任务是写人,写人的灵魂、写人的
变化、写人与人的关系。
合作探究一:
特性 《儒学飞人》 《包身工》
真实性(新闻性)
文学性
政论性
杜维明的日常授课情况、学术思想以及他身处的美国大学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在家庭环境中营造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气氛及其相关活动。
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将杜维明的思想及教学实践与中华文化联系起来,将教学活动提升到国家民族的层面上来进行表达,体现出作者对杜维明的敬佩,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尊和自豪。
反应旧社会包身工牛马不如的生活,真实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一面,表现对包身工的同情,尤其是对中国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鞭策。
生动的人物描写:如写杜维明在上课时“左手插裤兜里,右手比划着在讲台上走来走去,儒雅而有风度”。细节描写:写他裤子上有个小洞,写出不重仪表,潜心研究。
传神的动作与人物语言。写清晨女工们忙着起床时,“那男子(打杂)虎虎地向起身慢一点的人的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
专题研究与展示:
课前专题研究:
1.联系当今世界,寻找一个文化切入点谈谈你对中美文化差异的思考。
2.如果你将来出国留学或旅行,你可以怎样身体力行地传播中华文化?请选取具体的某种文化精神宣讲。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课上展示。
小结:
杜维明教授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大力传播中国文化,体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正是他这种努力,使他个人的学术之路变为了一种群体化的社会行动,为世界了解、接纳中国做出巨大贡献。
我们青年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传承中国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让我们携手复兴与发展中国文化,共谱强国之路!
课后作业:
1.经典阅读:选取中国文化史上某一大家的作品,通读并做读书笔记,需要有文化反思。如:孔子名言警句三十则
2.写作训练:采访身边的老师、同学或家长,也可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完成一篇报告文学,要求突出人物良好的精神风貌。
(注:以上作业可以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