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二、赤壁之战
一、官渡之战
三、三国鼎立
目 录
第16课 三国鼎立
史料: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一、官渡之战
1. 背景: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东汉王朝已形同虚设,各地出现了盘踞一方的军阀。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曹操
袁绍
一、官渡之战
2. 曹操为壮大势力而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2)经济上: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一、官渡之战
3.交战双方: 曹操和袁绍。
4. 时间、地点:公元200年,官渡。
5.经过: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一、官渡之战
6.结果:曹操以少胜多。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以少胜多
官 渡 之 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
曹操
刘备
孙权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一、官渡之战
孙权(182—252),字仲谋。东汉末,继其父兄孙坚、孙策据有江东六郡。他在张昭(zhāo )、周瑜等人的共同支持下,团结旧部,延揽(lǎn)人才。对江东的统治日益稳固。
刘备(161—223),字玄德。汉朝远支皇族。东汉末年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在军阀混战中,曾先后投奔公孙瓒(zàn) 、陶谦、曹操、袁绍、刘表。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
二、赤壁之战
1.背景:
(1)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
2)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二、赤壁之战
2.交战双方及实力对比:
曹军:20余万人 孙刘联军:约5万人
3.经过:孙刘联军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曹
刘
孙、刘联军
孙
赤壁
大战
二十多万人
五万人
4.结果:曹军大败。
赤 壁 之 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
为什么赤壁之战中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了呢?
骄傲轻敌,战术错误;
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军中流行疾病,战斗力减弱;
黄盖诈降;
孙刘联军巧妙利用自然条件;
……
三、三国鼎立
曹操
刘备
孙权
1.三分天下
三、三国鼎立
2.三国鼎立形成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3.发展概况
三、三国鼎立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2)孙吴开发江东
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3)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
B
2.“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A.袁绍 B.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C
3.曹操与袁绍之间进行的官渡之战,其性质是 ( )
A.军阀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 B.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
C.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D.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