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内容
磁性与磁体 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地球就是一个大磁体
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总是成对出现,分别为南极(S)和北极(N);指南的磁极叫作南极,指北的磁极叫作北极
物质的磁性
内容
磁极间的
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性物质
的应用 指南针、录音机、磁盘、磁卡、磁带、磁悬浮列车等
内容
知识解读 (1)铁、钴、镍及其合金等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统称为磁性材料.
(2)具有磁性的物体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吸引磁性材料,非磁性材料不能被吸引,如磁体不能吸引铜、铝、纸、木材等;二是吸引磁性材料时,可不直接接触,如隔着薄木板,磁体还是能吸引铁块
例1 如图5-4-1所示,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
A.磁性 B.导电性 C.弹性 D.绝缘性
解析:我们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作磁性,将铁钉放在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说明该矿石能够吸引铁钉,即该矿石具有磁性.
答案:A
物质的导电性
内容 举例或说明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各种导体的导电性能一般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都比较强,其中银的导电性能最强,铜次之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玻璃、油、陶瓷、干燥的木材、空气等,各种绝缘体的绝缘性能一般不同,固体中陶瓷的绝缘性最强
知识解读 (1)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2)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当条件发生改变时,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高温红炽状态下玻璃变成导体;干燥的木棒是绝缘体,潮湿的木棒是导体
例2 图5-4-2 在开关和小灯泡之间连着两个金属夹A和B,在金属夹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塑料尺,闭合开关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题中铅笔芯和硬币是导体.
铅笔芯、硬币
物质的导热性
内容 举例或说明
热的良导体 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良导体 常见的热的良导体有金属等
热的不良
导体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热的不良导体 常见的热的不良导体有木材、橡胶、空气等
知识解读 (1)有些物体既是导体,也是热的良导体;有些物体既是绝缘体,也是热的不良导体,如电熨斗中的金属丝是导体,也是热的良导体,电熨斗的手柄由塑料制成,是绝缘体,也是热的不良导体,但这不是绝对的,如玻璃是绝缘体,但它是热的良导体.
(2)热的良导体用于传递热量,如热管等;热的不良导体用于保温,如炉内的隔热材料等.
(3)电熨斗的各个部件中,导线、电热丝、金属底板是导体,手柄、塑料外壳是绝缘体;电热丝、金属底板是热的良导体,手柄、塑料外壳是热的不良导体
例3 煎锅和炒锅的柄用木料或在金属上包一层塑料制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金属是热的良导体,而木料和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煎锅和炒锅的柄用木料或在金属上包一层塑料制成,是为了使用时不烫手.
木料和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物质的硬度
内容 举例或说明
硬度 如果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能划破另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表面,我们就说这种物质的“硬度”比另一种物质的“硬度”大 金刚石能划破玻璃,说明金刚石的硬度比玻璃的大
物理意义 硬度就是描述材料软硬程度,即阻止其被刮破、刮伤或产生凹陷能力的物理量 材料有软有硬,较硬的材料能使较软的材料产生凹陷、划痕、切削、磨损等
知识解读 (1)比较硬度的方法:“划痕法”;在工业上,常利用硬度计来测定物质的硬度.
(2)铅笔芯硬度取决于笔芯含的石墨的多少,石墨含量越高,硬度越小,导电性能越好
例4 “削铁如泥”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刀具品质优良,从物理的角度来讲,说明制作刀具材料的______比铁的大.
解析:刀具的刀刃一般用钢来制作,因为刀切东西时刀刃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硬度必须大.“削铁如泥”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思是说铁在刀下像泥一样软,刀具的硬度比铁的大.
硬度
不能区分热的良导体和导体
例5 下列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
A.铜、铁、空气 B.铜、铁、盐水
C.铜、陶瓷、水 D.铁、铝、锡
解析:热的良导体是指物体的导热本领大,而导体是指物体的导电本领大,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常见的热的良导体有金属等;常见的热的不良导体有木材、橡胶、空气、水、盐水等.故选D.
D
错解:B
注意:错选B是误认为盐水是热的良导体,与盐水是导体混淆了.
题型一 物质的磁性
例6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磁性材料以其独特作用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哪些设备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 )
A.作为乘客凭证和票价结算的磁性卡
B.用于记录语言、音乐、图像信息的磁带
C.广泛用于计算机的磁性存储设备,如硬盘、软盘等
D.VCD播放器的专用光盘
解析:磁性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根据生活经验,对每种用品进行分析,磁卡、录音磁带、磁盘都采用磁电记录方式,用的都是磁性材料;CD、VCD和DVD光盘是利用光来进行工作的,它在光驱中利用激光头发出的光来读取信息,利用的不是磁性材料.故选D.
答案:D
题型二 物质的导电性
例7 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解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说明当玻璃被击碎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故选B.
答案:B
题型三
物质的导电性
例8 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般不同,在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北方的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_____;用塑料皮包裹在电工钳的手柄上,可以防触电,是因为塑料的______.
解析:寒冬,气温很低,露天自来水管内的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很容易把水管胀破,也就是常说的“冻破”;包上发泡塑料后,塑料的导热性能差,有效防止了“寒气的入侵”,起到了保护的作用.用塑料皮包裹在电工钳的手柄上,是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能好,导电性能差的特性.
答案:隔热性好绝缘性好
例9 有两根长度、粗细、外表颜色都差不多的金属棒,一根是铝的,一根是铁的.请你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用尽可能多的、各种类的不同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简述使用方法的要点.
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密度比较法:a.测量密度,密度大的是铁,密度小的铝;b.用天平称取等体积固体的质量,质量大的是铁,质量小的是铝.②强度比较法:a.折弯等粗的金属丝,易变形的是铝,不易变形的是铁;b.用铁榔头敲打,易扁的是铝,难扁的是铁;c.用钢丝钳剪切,易剪断的是铝,不易剪断的是铁.其他方法如导电性、磁铁吸引法等描述合理均可.
答案:见解析
知识链接
区分物质的方法有密度比较法、强度比较法、导电性比较法、磁铁吸引法、导热性比较法等.
解读中考:本节知识中物质的导热性、导电性、硬度、磁性等在中考中考查越来越多,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考点一 物质的导电性
教材第126页“活动1”
比较物质的导电性能
通过实验,容易导电的有糖水、盐水;不容易导电的有纯净水.
图5-20液体导电
例10 (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线外层用塑料,是因为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B.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硬度大
C.玻璃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
D.锅、铲的把手用胶木,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解析:塑料是良好的绝缘体,电线外层用塑料,可以避免漏电和触电,保证用电安全,故A正确;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主要是因为橡胶常温下有高的弹性,可减小汽车的震动与颠簸,橡胶做的轮胎耐磨性优异、抗湿滑性好、生热低、曲挠性好,故B错误;金刚石的硬度大,用来制作玻璃刀的刀刃,可以划开玻璃,故C错误;锅、铲用胶木做把手,利用的是胶木的导热性差,避免使用时烫手,故D错误.
答案:A
例11 硬度是描述材料软硬程度的物理量.为了研究甲、乙两种材料的硬度,某活动小组设计了检测材料硬度的实验方案,选择了适当的器材(质量已知的金属球和多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如图5-4-3(1)所示,他们将测试材料放在水平桌面上,金属球静置于其上表面,在金属球上再放一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凹槽恰好与金属球上表面完全接触,使金属块能静止在金属球上.一段时间后,取下金属块和金属球,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该小组在控制时间变量的条件下,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2)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核心素养
(1)活动小组在研究甲材料硬度的问题中,自变量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金属球的质量B.材料所受压力
C.材料压痕面积D.材料的种类
(2)甲、乙两种材料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图5-4-3
(1) (2)
甲
B
解析:(1)根据活动小组所选择的器材(质量已知的金属球和多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和操作方法可知,本题是通过在金属球上放置有不同凹槽的金属块来改变材料所受压力,所以该小组在研究甲材料硬度的问题中,自变量是材料所受压力.(2)在凹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是材料的硬度,其公式为 ;在凹形压痕面积相同时,材料所承受的压力越大,硬度越大.由图像可知,在凹形压痕面积相同时,因为甲材料所受压力大于乙材料所受压力,所以甲材料的硬度大于乙材料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