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 地理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跟踪检测 地理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第四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15:3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跟踪检测(四)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基础落实练]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M海峡建有海底隧道,与其开发利用海洋方式相同的是 (  )
A.长芦盐场        B.鱼虾贝藻养殖
C.杭州湾跨海大桥 D.海水淡化厂
2.M海峡在海洋能开发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  )
A.潮汐能 B.波浪能
C.盐差能 D.温差能
3.图中岛国N从其东部海域开发中获利最大的两种海洋资源为 (  )
A.石油、海盐 B.淡水、溴
C.石油、鱼类 D.锰结核、天然气
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 km,增加海岸线720 km,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港模型图。据此完成4~5题。
4.棕榈树型的人工岛设计可以 (  )
A.增加湿地面积 B.提高港口吞吐量
C.延长海运线路 D.扩大国土面积
5.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  )
A.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B.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C.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D.自然海流运动改变
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20世纪50年代,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全面启动了以深水港建设为核心的温州半岛工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2010年,厦门启动拆堤建桥工程。图1示意厦门岛位置,图2示意温州半岛工程位置。据此完成6~8题。
6.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工业转型 B.增加城市功能
C.增加城市用地 D.促进旅游业发展
7.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 (  )
A.滩涂淤积增强 B.盐度明显下降
C.深水泊位增加 D.海水污染减轻
8.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  )
A.改善交通安全 B.降低维护成本
C.促进海洋运输 D.修复海洋生态
某海岸地理学家说:“任何地方,哪里有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适当的沙子供应,能推动沙子或底泥之类的海浪,造成弯曲海岸线的海平面上升,哪里就有障壁岛的存在。”下图为障壁岛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可能形成障壁岛的区域包括 (  )
①沙丘广布的海滩 ②河流入海口 ③波涛汹涌的海岸
④珊瑚礁众多的远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关于障壁岛的开发最不合理的是 (  )
A.建港口 B.发展旅游业
C.建造海景房 D.建海洋养殖基地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门主要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二战后当地政府决心斥巨资,将氹仔岛和路环岛之间填平,这就是“路氹填海工程”。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要将路环岛和氹仔岛通过公路连接,路氹公路是向中间地带运送填海材料的唯一可行方法。从2002年开始澳门必须在中央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填海,且填海形成的陆地不得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据此回答11~12题。
11.据材料推测,澳门填海造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不包括 (  )
A.填海造地石质材料丰富 B.珠江造就的海域环境好
C.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小 D.政府积累的资金雄厚
12.中央政府规定澳门填海形成的陆地不得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  )
A.限制博彩业的发展 B.保护我国海域环境
C.限制别墅住宅建设 D.提高土地利用率
[综合思维练]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地质构造与岩性复杂、地貌类型各异,海南岛海岸类型较多。人工岸线以养殖围堤与建设围堤为主,多分布在易于开发的平原海岸及经济发达且人口密集的河口区域;自然岸线包括基岩岸线和生物岸线,基岩岸线主要分布在北部与东南部,生物岸线(包括红树林岸线)分布在海口、文昌这类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儋州市位于海南省的西北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养殖业迅速发展,“凸”形围堤渐增,岸线明显向海推进。随着人工岸线的增加,自然岸线相应减少,可能导致岸线侵蚀、水生动物栖息地减退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指出 1980~2010 年文昌段海岸线的变化。
(2)简述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对海南生物岸线可能产生的影响。
(3)分析1980~2010年儋州段海岸线变化的原因。
(4)针对海岸线的变化和开发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创新应用练]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下图)。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
(1)分析在山东北部莱州湾海域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
(2)推测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3)简述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3解析:1.C 2.B 3.C 第1题,海底隧道属于对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属于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M海峡位于西风带,风浪大,因而波浪能丰富。第3题,图中岛国N为英国,其东部海域为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和重要产油区。
4-5解析:4.B 5.D 第4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棕榈岛跨度达15 km,增加海岸线720 km,建有65个港口泊位,由此判断棕榈树型的人工岛设计,扩大了陆地面积,延长了海岸线,增加了港口数量,提高了港口的吞吐量。第5题,随着人工港的建设,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天然沙滩面积缩小,人工沙滩面积扩大,自然海流运动会被改变。
6-8解析:6.C 7.A 8.D 第6题,温州半岛工程建设与工业转型无关。城市功能包括行政、经济、文化、交通等,温州半岛工程建设可以增加土地面积,但不会增加城市功能。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判断温州半岛工程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第7题,海堤建成后,甲海域海浪侵蚀减少,堤内滩涂淤积增强。海堤建成后,甲海域水流不畅,海水污染会加重,海水盐度会明显增加。海堤建成后,堤内淤泥越积越多,越垒越高,深水泊位会减少。第8题,海堤建成后,水流不畅,堤内淤泥越积越多,越垒越高,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修复海洋生态。
9-10解析:9.C 10.A 第9题,由材料可知,障壁岛是挨着海岸的一小片平整陆地,由适当的沙子供应而形成。沙丘广布的海滩,可供应沙子,①正确。河流入海口靠近海岸,且泥沙易淤积,可能形成障壁岛,②正确。波涛汹涌的海岸,侵蚀作用强,不利于泥沙沉积,③错误。障壁岛在海岸附近,④错误。C项正确。第10题,障壁岛由沙子或底泥沉积而成,水浅,不利于建港口。
11-12解析:11.C 12.D 第11题,澳门为了克服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等限制性因素,利用山地多、石料丰富的优势填海造地,A项叙述正确。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珠江的泥沙大量淤积可为澳门带来较多的浅滩,为填海造地带来有利自然条件,B项叙述正确。澳门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可为填海造地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D项叙述正确。填海造地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大,且这是填海造地带来的影响,不是背景,C项叙述错误。第12题,填海造地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澳门人多地少的矛盾,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对土地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因此,中央政府禁止澳门填海形成的陆地用于博彩设施和低密度住宅建设,D项正确。
13解析:第(1)题,海岸线的变化,可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作答。第(2)题,结合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从海岸线变化、生物变化等方面作答。第(3)题,分析海岸线的变化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作答,自然原因从河水、海水运动引起海岸线变化方面作答,人为原因可从养殖围堤与建设围堤两方面作答。第(4)题,针对材料中指出人工岸线的增加,自然岸线相应减少,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需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做到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答案:(1)海岸线变长;向海一侧推进;增长速度不均。
(2)海岸线向陆地一侧后退;生物(包括红树林)部分死亡;海水入侵。
(3)自然原因:泥沙淤积引起海岸线前进,海水侵蚀引起海岸线后退。人为原因:海水养殖,建设养殖围堤;海运发展,建设围堤,自然岸线减少,人工岸线增长。
(4)建立近海自然保护区;加强统一规划,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岸线的保护意识;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海岸线的综合管理;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海岸线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等。
14解析:第(1)题,山东是海洋大省,陆地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广,海洋风力资源丰富;因海域面积广,山东也是渔业大省,海洋生物种类与数量多;山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该项目为首个国内示范项目,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第(2)题,海上风电的底座受海水侵蚀,需耐腐蚀性很强的材料;沿海地区风暴潮等恶劣天气较多,距离板块交界处近,海底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新产业模式前期探索阶段,技术投入成本高。第(3)题,材料提到,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提高了海洋空间的利用效率;海上发电机的建设会破坏海洋生态,但是发电机桩基还可起到类似人工鱼礁聚集鱼类的作用,对海洋生态起到修复作用,同时提高渔业产量。
答案:(1)海域面积广阔,海洋风力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繁多;经济发达,对渔业产品和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2)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高;受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影响,且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新模式的探索,技术攻关成本高。
(3)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