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石拱桥[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8-11 22: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
掌握抓住中国石拱桥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初步学会分析一般说明性文字,找出关键性语句。
三、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举例的典型性,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初二学生已学过几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有一些了解,让学生课前预习时,找出以前学习的说明文,进行复习。用课件呈现的图片及多媒体设备。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以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得要求解释事物或事理,使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和道理的文章,就是说明文。
1、 你见过哪些说明文?(举例,目的是运用联想的联系的方法,促进新旧知识的连接,巩固所学知识。 )
2、 简介课题及作者。(板题)
二、熟悉课文,理清行文脉络。
1、 听录音,划生字词语。
拱、贞、撑、涧、虹、弧
2、 理解运用下列词语:巧妙绝伦
3、 思考:阅读说明文,首先要理清说明的顺序。本文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提示:先归纳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
a、 石拱桥的外型 b、 石拱桥的结构 c、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d、 赵州桥的历史 e、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 f、 卢沟桥的特点
g、 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h、 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i、 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j、 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明确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由一般到个别)
三、理解说明对象的特点:
1、 集体朗读1、2段,讨论明确。多媒体呈现图片(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
3、 赵州桥的特点?(4、5两段,讨论明确:结构坚固、形式 、优美、历史悠久、巧妙奇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3、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1、 讨论:
1、本文介绍了卢沟桥哪些内容?它有什么特点?
a、引导朗读6、7、8段,明确:所在地点、建造年代、桥身长宽、
路面、桥墩、桥面、石栏、石柱;艺术价值、纪念意义等。
b、特点;历史悠久、设计奇巧、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2、作者为什么先介绍赵州桥,后介绍卢沟桥?在万千座石拱桥中,作者为什么只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明确:a、建造时间先后
b、结构由简到繁
c、典型例子:证明“有悠久历史、几乎到处都有、形式多样、有许多石惊人的杰作”等3个特点。
3、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层的层次用了怎样的文字标明?这有什么好处? (明确:原因3个。主次结构,脉络清晰。)
4、课文只怎样说明我国石拱桥建筑和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展?
明确:范围广、数量多、型式多。
三、指导学生归纳说明的中心内容。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辉煌成就和飞跃发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四、讨论:
试从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4个方面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 抓住特点,揭示本质。
2、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3、 说明方法多种多样。
4、 说明语言准确科学。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2。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出现 —— 较早
形式 —— 优美
结构 —— 坚固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有重点的分析,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析、自结的能力。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形象情境,变抽象为具体,旨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力争课堂趣味盎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以期达到应有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重点是恰当地运用了说明方法,回忆了说明文的一些知识,达到了预先的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的拓展延伸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