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衔接真题汇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重难点检测卷-苏教版
一、选择题
1.(2021·安徽马鞍山·四年级期末)计算时,先算( )。
A.加法 B.除法 C.乘法
2.(2022·江苏徐州·四年级期末)下面的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320+20)×4 B.320×(20+4) C.320×(20÷4)
3.(2022·江苏宿迁·四年级期末)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360÷6+3×2 B.360÷(6+3×2) C.360÷[(6+3)×2]
4.(2022·江苏南京·四年级期末)小马虎在计算18+□×4时,先算的加法,再算乘法,结果是128,正确的结果是( )。
A.14 B.16 C.74 D.86
5.(2022·江苏苏州·四年级期末)找出得数最大的算式( )。
A.360÷3+2×6 B.360÷(3+2×6) C.360÷[(3+2)×6]
6.(2022·山西太原·四年级期末)420-120÷10+50的运算顺序是( )。
A.减法→除法→加法 B.减法、加法(同时算)→除法 C.除法→减法→加法
7.(2022·江苏常州·四年级期末)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爸爸开车从甲地到乙地,3小时行驶252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还要多少小时?列式错误的是( )。
A. B. C.
8.(2022·河南·舞钢市教育局普通教育研究室四年级期末)期末时,林老师准备用200元买文具给学生发纪念品(如图)。购买方案最合理的是( )。
A.买20本笔记本
B.买3本笔记本和4支钢笔
C.买1本笔记本和5支钢笔
二、填空题
9.(2022·江苏宿迁·四年级期末)添加合适的括号,把671+29×5÷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商,则原算式变为( )。
10.(2022·江苏宿迁·四年级期末)把40-12=28,20×28=560,234+560=794这三个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
11.(2022·江苏扬州·四年级期末)不计算,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12.(2022·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四年级期末)粗心的马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8误写成了86,结果得到的商是5余数是46,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
13.(2022·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四年级期末)给综合算式525-75÷5×3添上括号,如果要先同时算减法和乘法,然后算除法,那么添括号后的算式是( );如果要使得添括号后的计算结果最大,那么添括号后的算式是( )。
14.(2022·江苏常州·四年级期末)向一个空瓶中倒入3杯水,连瓶重550克;再倒入2杯水,连瓶重750克。一杯水重( )克,空瓶重( )克。
15.(2021·江苏镇江·四年级期末)马小虎计算“□-3×5”时,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得到100。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
16.(2022·江苏泰州·四年级期末)李强在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将被除数135看成了185,结果得到的商多了5,请你帮他算一算这道题的除数应该是( )。
三、口算和估算
17.(2022·江苏淮安·四年级期末)直接写得数。
80×12= 96÷4= 60÷12= 320÷40= 45-5×8=
550÷11= 81÷27= 150×4= 150-30= 3×15÷3×15=
四、脱式计算
18.(2022·江苏宿迁·四年级期末)脱式计算。
440-320÷4 36+240÷(30-24) 27÷[(789-564)÷25]
五、解答题
19.(2021·江苏宿迁·四年级期末)张华看一本208页的故事书,前3天平均每天看18页,剩下的7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20.(2022·江苏·四年级期末)妈妈带1000元钱去超市买下列生活用品:一个护眼灯166元,学习机194元,空调扇588元,估一估妈妈准备的钱够吗?
21.(2022·江苏宿迁·四年级期末)某超市元旦搞促销,一双运动鞋的价格减少4元,刚好是笔记本和书包总价的2倍。一双运动鞋多少元?
22.(2022·江苏徐州·四年级期末)如下表记录的是阳光小学五、六年级同学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六年级平均每班参加多少次?
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80次 五年级 6个班 平均每班参加35次
六年级 5个班 平均每班参加?次
23.(2022·江苏徐州·四年级期末)果然多水果店上午运进苹果130千克,下午运进的苹果比上午的2倍还多50千克。这一天一共运进苹果多少千克?
24.(2022·江苏·常州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期末)科学组举办纸模大赛,需要购买“北京天坛”和“巴黎铁塔”两种模型,买6个“北京天坛”模型,需要144元;买一个“巴黎铁塔”模型的价格比买一个“北京天坛”模型价格的2倍少15元,买一个“巴黎铁塔”模型要多少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
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关键是明确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C
【解析】
【分析】
有括号的需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由此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计算出去掉括号后各个算式的结果,找出结果不变的即可。
【详解】
A.(320+20)÷4
=340÷4
=85
去掉括号后:
320+20×4
=320+80
=400
85≠400,计算结果变了;
B.320×(20+4)
=320×24
=7680
去掉括号后:
320×20+4
=6400+4
=6404
7680≠6404,计算结果变了;
C.320×(20÷4)
=320×5
=1600
去掉括号后:
320×20÷4
=6400÷4
=1600
1600=1600,计算结果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四则的运算法则,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其中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3.A
【解析】
【分析】
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
A.360÷6+3×2
=60+6
=66
B.360÷(6+3×2)
=360÷12
=30
C.360÷[(6+3)×2]
=360÷[9×2]
=360÷18
=20
66>30>20,所以得数最大的算式是:360÷6+3×2。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4.C
【解析】
【详解】
18+□×4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因为把运算顺序弄错了,先算的加法,后算的乘法,所以用128÷4得出18+□是多少,在进一步求出□,然后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分析】
128÷4-18
=32-18
=14
18+□×4
=18+14×4
=18+56
=74
正确的结果是74。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根据错误的运算顺序得出未知数的值,再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
5.A
【解析】
【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计算出各个选项的结果,再比较。
【详解】
A.360÷3+2×6
=120+12
=132
B.360÷(3+2×6)
=360÷(3+12)
=360÷15
=24
C.360÷[(3+2)×6]
=360÷[5×6]
=360÷30
=12
132>24>12,选项A的得数最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6.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计算“420-120÷10+50”时,先除法,再算减法,最后计算加法,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
420-120÷10+50
=420-12+50
=408+50
=458
所以,420-120÷10+50的运算顺序是:除法→减法→加法。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解析】
【分析】
方法一:用252除以3求出行驶的速度,用420除以行驶的速度求出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用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减去3即可求出行完全程还要多少小时;
方法二:用420减去252求出还要行驶的路程,用252除以3求出行驶的速度,用还要行驶的路程除以行驶的速度即可求出行完全程还要多少小时。
【详解】
方法一列式为:420÷(252÷3)-3;
方法二列式为:(420-252)÷(252÷3)。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三种购买方案花费的钱数,再看哪一个方案花费的钱数比200元小,且接近200元。
【详解】
A.12×20=240(元),买20本笔记本花费240元;
B.12×3+38×4
=36+152
=188(元)
买3本笔记本和4支钢笔花费188元;
C.12+38×5
=12+190
=202(元)
买1本笔记本和5支钢笔花费202元;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灵活运用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9.(671+29×5)÷2
【解析】
【分析】
把671+29×5÷2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要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商,只要把加法和乘法部分加上括号即可。
【详解】
把671+29×5÷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商,则原算式变为:(671+29×5)÷2。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哪部分运算提前了,把这部分通过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即可。
10.234+20×(40-12)=794
【解析】
【分析】
先用40减去12求出差,再用20乘求出的差求出积,最后用234加上求出的积即可求解。
【详解】
把40-12=28,20×28=560,234+560=794这三个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234+20×(40-12)=794。
【点睛】
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
11. > < < >
【解析】
【分析】
(1)左侧算式15×20=300,再加4的结果是三位数,右侧4×15=60,再加20的结果还是两位数,三位数大于两位数。
(2)先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右侧的算式(15+5)×12化成15×12+5×12,左侧的算式是15+5×12,右侧的算式是15×12+5×12,所以只要比较15与15×12的大小即可。
(3)左侧的算式是25+20÷10,右侧的算式是25+20×10,左边第一步计算20÷10=2,右边第一步计算20×10=200,所以20÷10<20×10,左右两边第二步计算都是加上25,进而可以比较出算式的大小。
(4)左右两个算式第一步计算都是360÷2,左侧算式第二步计算是乘3,也就是把360÷2的商扩大到原来的3倍;右侧算式的第二步计算是除以3,也就是把360÷2的商缩小了,左边是扩大,右边是缩小,那肯定是左边的结果大于右边的结果。
【详解】
(1)4+15×20>4×15+20
(2)=15×12+5×12,15<15×12,即:15+5×12<15×12+5×12
所以:15+5×12<(15+5)×12
(3)20÷10<20×10,所以:25+20÷10<25+20×10
(4)360÷2×3>360÷2÷3
【点睛】
解决本题不要只凭计算判断,要注意找一些规律,根据规律更容易解答。
12.7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计算时把除数68看成了86,可先将错就错,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求出被除数,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解答即可。
【详解】
86×5+46
=430+46
=476
476÷68=7
【点睛】
此题考查了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将错就错先算出被除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525-75)÷(5×3) (525-75÷5)×3
【解析】
【分析】
(1)要先同时算减法和乘法,然后算除法,就是把乘法和减法提前算了,分别给它们加上小括号即可。
(2)要使得添括号后的计算结果最大,最后算乘法,先算除法,接着算减法,给525-75÷5加上小括号即可。
【详解】
(1)给综合算式525-75÷5×3添上括号,如果要先同时算减法和乘法,然后算除法,那么添括号后的算式是(525-75)÷(5×3)。
(2)(525-75÷5)×3
=(525-15)×3
=510×3
=1530
如果要使得添括号后的计算结果最大,那么添括号后的算式是(525-75÷5)×3。
【点睛】
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关键是认识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14. 100 250
【解析】
【分析】
用750减去550的差求出2杯水的质量,用它们的差除以2求出一杯水的质量;用550减去3杯水的质量即可求出空瓶的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
(750-550)÷2
=200÷2
=100(克)
550-3×100
=550-300
=250(克)
则一杯水重100克,空瓶重250克。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杯水的质量,再进一步解答。
15.8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3)×5=100,根据乘法和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计算出□,再代入正确算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
(□-3)×5=100
□-3=100÷5
□-3=20
□=20+3
□=23
23-3×5
=23-15
=8
【点睛】
根据逆推方法先求出□,再作进一步解答。
16.10
【解析】
【分析】
被除数135变成185,被除数多了50,因为结果得到的商多了5,用50除以5即可求出这道题的除数。
【详解】
(185-135)÷5
=50÷5
=10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当除数不变,用多出的被除数除以多出的商等于原来的除数。
17.960;24;5;8;5
50;3;600;120;225
【解析】
【详解】
略
18.360;76;3
【解析】
【分析】
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
440-320÷4
=440-80
=360
36+240÷(30-24)
=36+240÷6
=36+40
=76
27÷[(789-564)÷25]
=27÷[225÷25]
=27÷9
=3
19.22页
【解析】
【分析】
用平均每天看书页数乘看书天数,求出前3天看书页数。用故事书总页数减去前3天看书页数,求出剩余页数。再除以7,求出平均每天看书页数。
【详解】
(208-3×18)÷7
=(208-54)÷7
=154÷7
=22(页)
答:平均每天要看22页。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剩余的页数,再用除法解答。
20.够
【解析】
【分析】
将三件商品的价钱相加,求出需要的钱数。根据整数加法估算方法,将166估成170、194估成200、588估成590,再相加,求出大约需要的钱数,并与妈妈带的钱数比较大小。
【详解】
166+194+588≈170+200+590=960(元)
960<1000
答:妈妈准备的钱够。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加法估算方法,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各个商品价钱的近似数。
21.332元
【解析】
【分析】
先用加法计算出笔记本和书包的总价之和,再用笔记本和书包总价乘2,再加上4,就可以计算出一双运动鞋多少元。
【详解】
(8+156)×2+4
=164×2+4
=328+4
=332(元)
答:一双运动鞋332元。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笔记本和书包的总价之和×2+4=一双运动鞋的价格,列式计算。
22.34次
【解析】
【详解】
用五年级平均每班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乘班级数量,求出五年级一共参加志愿服务次数,用两个年级一共参加志愿服务次数减去五年级参加志愿服务次数,剩下的就是六年级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再除以六年级班级数量,就是平均每班参加志愿服务次数。
【解答】
(380﹣6×35)÷5
=(380﹣210)÷6
=170÷5
=34(次)
答:六年级平均每班参加34次。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千以内减法、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关系,先求出六年级一年参加多少次志愿服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440千克
【解析】
【分析】
用上午运进苹果的质量乘2,再加上50,就是下午运进苹果的质量,再将下午运进苹果的质量加上上午运进苹果的质量,即可求出这一天一共运进苹果多少千克。
【详解】
130×2+50+130
=260+50+130
=310+130
=440(千克)
答:这一天一共运进苹果440千克。
【点睛】
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4.33元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先求出一个“北京天坛”模型的价格,再乘2,减去15元,即可求出买一个“巴黎铁塔”模型要多少元。
【详解】
144÷6×2-15
=24×2-15
=48-15
=33(元)
答:买一个“巴黎铁塔”模型要33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逐步进行解答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7页,共13页